掠影三国 连载一 有人说青龙偃月刀的成熟,是在宋朝。关羽使用的兵器,更有可能是长枪。解白马之围时,关羽用奔马之迅捷、长枪之袭远,突入颜良阵中,才能出其不意刺死颜良。阵斩敌方上将,大概率只能是乘敌不备。曹操受白马之围,是处于劣势的,所以颜良才会如此轻敌,过于靠近前军,给了关羽可乘之机。 曹操在三国中表现出的战力和才智,也的确不足以让他一统中国。同样的开国雄主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刘秀等等,都是在同类竞争者中无可匹敌的。项羽虽称霸一时,但刘邦的军队其实也极其能打,而且军事战略极强;李世民和刘秀,更是几乎无人堪与对抗,李世民本人更是时时自己排头开路冲锋陷阵打神仙仗的天策上将;朱元璋虽然对元朝和张士诚有过虚与委蛇的求和,但他也强力的一统了天下。而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给了周瑜,在汉中之战又输给了刘备。虽然得到了北方和中原,但实力和智力终究不足,后赵的君主石勒笑曹操说,终不效曹阿瞒、司马仲达,徒然欺孤儿寡母以得天下耳。 三国中最值得铭记的人物当然是诸葛亮,作为名相和士大夫、文士的典范,他的被世人铭记,当然是值得太多人歌颂的。有人说岳飞墓都在上个世纪曾被挫骨扬灰,而成都的武侯祠在那个时代哪怕因为各种运动和规划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可见诸葛亮的形象在太多人心中的地位。当然,一部三国演义,在元末直到今天,对中国人关于诸葛亮以及那个时代的内心印象,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小说和戏曲的影响力,其实在越来越能够享受文艺与娱乐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里,其实是被大大的低估了的。 于是三国演义对一些人物的刻画,也使得中国老百姓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会有很多的误解。比如周瑜,他和诸葛亮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集。而赤壁之战中,刘备的作用其实也并没有多大,最多只是打打辅助。苏东坡在赤壁怀古的词里说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国演义里却把羽扇纶巾只给了诸葛亮了,给了周瑜一个气量偏狭的形象。而且两人的所谓斗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重重虚构。如果说诸葛亮是一世之英才,周瑜也无愧于当世之豪杰。周瑜早死,和孙策一样,只能说是东吴政权的可惜。 而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对于刘备政权的重要性,也大大的拔高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前期的很多军事行动,都是他自己的谋划,孔明出使东吴劝说孙权也只是和鲁肃来荆州吊唁意图联合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赤壁之战后,庞统和法正在前线的军事谋划对于刘备更为听信,诸葛亮只是在守护大后方为刘备足兵足食。当然,我们可以说诸葛亮更像是刘备的萧何,刘备死后对于蜀汉政权的效命更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君臣相得。但他的作用和亲信程度,对于刘备来说,真是历史上真是没有三国演义书中那么重要的。
掠影三国连载一 有人说青龙偃月刀的成熟,是在宋朝。关羽使用的兵器,更有
曼青评社会趣事
2025-10-30 02:02: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