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唯一大败笔,是对中共台湾最高领导人"老郑"的塑造】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映毕已经十多天了,但剧中刻画的共产党人吳石、朱枫、夏曦、陈宝仓等革命先烈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仍在心目中久久不能褪去,回味过来仍然热泪盈眶。一些具有人之常情的非主角人物,如林晴、吳石夫人、吳石女儿,吴家保姆,司机小钱,其他地下工作者,就连反派人物谷正文、毛人凤、周至柔、建丰同志、国防部二厅段厅长、都有自己客观上完全可以立得住的人设、处世状态和生存轨迹。他们演义了国民党政权刚退守台湾那段血雨腥风的敌后战场。 全剧唯一的败笔,是中共台湾最高领导人、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一一"老郑"。剧中刻画的这个人物像一颗老鼠屎,虽然还没有严重到坏了一锅汤,但他与周边人物和环境格格不入,完全游离在故事和场景之外,既无来处,也无归途。他应该是最大的叛徒,不仅出卖了吴石等剧中真实人物,还出卖了台湾整个地下党组织1500余人,其中1100人惨遭杀害。 电视剧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小丑式的人物。外形瘦小,形态佝偻,动作猥琐,说话挤眉弄眼,语速飞快含混,目光游移,待人轻佻。让观众不得不怀疑,这难道是一个要面对险恶局面、与敌凶残狡猾特工做殊死斗争、掌控几十个地区和基层党组织共1800余人、还指挥一定的武装力量,被远在内地的党中央委以重任,主持一方地下革命斗争,并准备配合解放军进军台湾的省委书记级别的高级干部吗? 真实的蔡孝乾年轻时从台湾进入中央苏区,参加红军的政治工作,经过数次反围剿斗争,又随中央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战争中不断成长,在抗日战争中担任八路军总部敌工部长,靠流利的日语审讯日本战俘获得重要情报。应该说,从1932年参加革命,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考验,又在基层和中层干部位置上的历练,在高级机关干过,是党信得过的干部。只有这样的干部,党才放心他去敌占区开辟一片新天地。他到台湾后不负党的重望,从1946年组织台工委,到1949年三年,把党组织发展到几十个,党员和党外周边人员1800余人。这能是一个獐头鼠目、胸无点墨的"老郑"能干出来的成绩吗? 我们认为,剧中的台工委负责人老郑,与实际的蔡孝乾差距太大。编导没有能力在不长的篇幅中,把曾经的革命知识分子、红军长征干部、独当一面的我党高级领导人蔡孝乾,与电视剧中的"老郑"贪图享乐、生活腐败、玩忽职守、不守纪律,独断专行,考虑问题疏漏太多,重大决策很不慎重,对同志意见拒不接受,这一切言行作派,能有客观根据地、让观众信服地联系到一起。我们在剧中完全看不到这样的演变过程。正因为《沉默的荣耀》几乎是一个没有瑕疵的成功的电视剧,所以对老郑这个人物的粗制滥造,是全剧唯一的败笔,一直隔应着我们,我们不吐不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