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

阿秋手作 2025-10-30 16:56:18

[太阳]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着眼眶说:“高姐,6个孩子和这个家交给你了!”10年后,这对夫妻回到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在成都的街头,刘建鸣常常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白发老人晒太阳,当有路人好奇询问他们的关系时,他总会坦然回答:“这是我的妈妈。”这位老人姓高,儿子却姓刘,这声“妈妈”的背后,是一位名叫高玉清的女性,用一生去履行的一份生命契约。 高玉清,1919年出生于贫寒的农村,她并非一张白纸,而是背负着破碎过往的灵魂。她曾有过一个恩爱的家庭和两个孩子。 一场意外夺走了她的丈夫和孩子,婆家视她为“不祥”,将她赶走,娘家也嫌弃她,孤身一人的高玉清深受打击,在二十多岁的年纪,经人介绍进城当了保姆。 她进入了县长刘姓夫妇的家。女主人徐曼云正怀着孕,比高玉清小11岁,高玉清淳朴的样子打动了徐曼云,但她内心沉重的枷锁让她恪守界限,坚持只在厨房吃饭。 徐曼云却强拉她上桌,高玉清这才吐露了自己“克夫克子”的担忧,徐曼云听后斥责这是封建迷信,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尊重与接纳。 这份温暖治愈了高玉清的内心创伤,不久,徐曼云产后奶水不足,高玉清开始用超出职责的付出来回应。 她不辞辛劳,乘坐公交又走过漫长山路,回老家求来偏方,她连夜熬药,还细心为徐曼云按摩胸部催乳,她对这个家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一份无形的契约在她心中悄然订立。 高玉清对刘家的孩子们视如己出,教育十分严格,犯了错也会动手责罚,刘家夫妇对此十分认同,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们也从未将她当外人,亲切地称呼她为“高娘”,这份超越雇佣的情感,为日后最严苛的考验埋下了伏笔。 1966年,刘家遭遇变故,徐曼云夫妇被带走,一去便是十年,临行前,徐曼云将保险箱钥匙和五个孩子完全托付给了高玉清。 这份托付是信任的顶点,也开启了无人监督的忠诚考验,夫妇的工资停发,高玉清也断了工钱,有人劝她离开,但她选择了坚守。 为了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买点肉吃,她卖掉了自己母亲留下的珍贵手镯,在闹饥荒、钱粮耗尽的日子里,她自己磨糙面做成馒头,把每一个馒头都给了孩子,她自己则只喝一点面粉水充饥,她用牺牲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全面代行了母亲的角色。 十年后,刘家夫妇归来,看到孩子们个个健康长大,而高玉清已是满头白发,他们感动得要向高玉清下跪感谢。 高玉清却说:“在我眼里这些孩子早就和我亲生的一样了。”这句话,为这份超越血缘的母爱作了最好的解释,她退休后仍住在刘家,终生未再嫁。 这份契约的价值,在下一代的传承中得到了永续,2007年,高玉清突发脑溢血,医院因她没有血缘亲属,无法签署手术同意书。 刘家的子女们没有丝毫犹豫,挺身而出向医生解释缘由,以家人的身份签下了字,这是在制度层面,为这份生命契约最坚定的背书。 手术后,孩子们轮流守护了她整整九天九夜,儿子刘建鸣更是自学中医按摩,日复一日地为坐在轮椅上的她舒缓身体,这已不是简单的养老承诺,而是发自内心的孝道反哺。 信息来源:新浪网-《成都有个93岁“桃姐”》

0 阅读:1707

评论列表

yyf

yyf

10
2025-10-30 17:12

[赞][赞][赞]

逢年好大雪

逢年好大雪

2
2025-10-30 22:10

好人一生平安

阿秋手作

阿秋手作

一个喜欢手工的业余小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