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

冷紫叶 2025-10-31 11:46:08

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二战中最先投降的国家,现在还好意思在联合国当五常?德国人打过来才一个多月,法国就举白旗了,这战斗力简直没眼看。 特朗普这话听着挺扎心,但说实话只说对了一半,搁当时看,法国投降真不是单纯战斗力差,战略上的糊涂账才是关键。 最高统帅甘末林一门心思盯着比利时防线,非要把主力拉到荷兰南部去布防,压根没把防守薄弱的阿登地区当回事,德军早就摸透了这套路,偏偏把装甲部队全砸在了阿登,5月12号一突破默兹阵线就往芒什地区疯跑,法国军队连增援的机会都没有。 更要命的是临阵换将,5月19号刚把甘末林换掉,魏刚接手时北部主力已经被包了饺子。敦刻尔克撤退虽说救了三十多万人,可重武器全扔在了原地,新搭的索姆河防线撑了三天就被撕开,败局根本没法挽。 体制上的沉疴更明显,总理雷诺想强硬抵抗,可手里没有议会多数,一边是喊着停战的“软骨头”,一边是坚持战斗的硬派,他自己都举棋不定,军队里各兵种更是一盘散沙,空军和陆军只能协调不能统一指挥,海军干脆自己玩自己的。 那些将军还抱着老观念,觉得修条坚固防线就万事大吉,连装甲车都没能好好利用,又没拿到制空权,地面战自然打一场崩一场。 可谁也没料到,投降只是法国的一面,另一面的抵抗早就悄悄铺开了,1940年6月18号,戴高乐在伦敦对着广播喊出“法国没有灭亡”,这话像根火柴,一下点燃了海内外的反抗火种。 8月他就拉起来“自由法国”,后来改成“战斗法国”,连法国海外殖民地都跟着响应,跟维希政权对着干。 国内的抵抗运动更是藏在暗处的尖刀,各个阶层的人都卷了进来,天主教神父、犹太人、共产党党员、自由主义者,甚至无政府主义者,抛开分歧凑到一起搞地下斗争。 1943年加入“军民组织”的皮埃尔・弗莱才17岁,跟着队伍在德军兵营外记车辆进出,盟军炸断铁路后就去查损毁痕迹,把这些情报汇总起来绘成地图,通过秘密电台传给英国盟军。 那时候这种情报太金贵了,盟军后来能摸清“大西洋壁垒”的防御情况,知道德军的部队部署,全靠这些年轻人冒死搜集。 抵抗组织可不只搞情报。他们偷偷印地下报纸散传单,搅得德军人心惶惶,铁路、通信设施、电网更是说炸就炸,就为了拖慢德军的补给和调动速度。1943年5月,各个零散的抵抗组织还凑成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武装力量统一成“内地军”,这下力量更集中了。 当然风险也大,1943年“保卫法国”组织混进奸细,六十多个骨干被抓遇害,连戴高乐的侄女都没能幸免,可照样有人前赴后继补上来。 1944年成了转折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内地军立马动了起来,在诺曼底和巴黎周边打伏击、割公路,把德军搅得鸡犬不宁。8月15号盟军在普罗旺斯登陆,这次光法国参战部队就有25万,里头绝大多数是来自20个非洲法语国家的士兵,这些人跟着盟军从南部一路往北打。 更关键的是8月19号,巴黎的抵抗组织直接发动起义,跟德军巷战。戴高乐赶紧跟艾森豪威尔求情,把法国第2装甲师派去增援,勒克莱尔将军带着部队一路猛冲,25号就逼着德军守将投降,巴黎彻底解放。那天戴高乐穿过欢呼的人群进城,这场景才算把法国的尊严捡了回来。 这时候再看法国的战斗力,早就不是45天投降时的模样了,内地军1944年6月还只有10万人,到10月就飙到40万,后来整编为法国内务部队。 到1945年5月二战结束,法国已经重建起120万人的大军,不管是意大利战役还是解放法国的战斗,都实打实冲在前线。那些曾经被骂“投降派”的法国人,用抵抗证明了自己的立场。 至于能进联合国五常,真不是靠运气,戴高乐从一开始就憋着股劲,非要让法国在战后保住主权和地位。他一边整合抵抗力量,一边跟英美据理力争,硬是让法国从“战败国”的边缘拉了回来,变成了“战胜国”。 抵抗运动的价值更关键,不光在军事上帮了盟军大忙,更在政治上保住了法国的体面,它证明这个国家没有全盘屈服,还有人在为独立拼命。这种团结起来反抗侵略的精神,让法国在战后国际舞台上站得住脚。 英美其实也需要法国,战后欧洲秩序重建,法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不管是制衡德国还是稳定西欧,都得拉上法国。再说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还在,这些资源和人脉对盟军来说也有用。 1945年联合国筹备时,法国顺理成章拿到五常席位,说到底是靠抵抗运动挣来的底气,也是当时国际格局的必然选择。 特朗普只盯着那45天的投降,却忘了后面四年的浴血抵抗,一个国家的二战记忆,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投降的耻辱真实存在,但那些藏在灌木从里打游击的战士、冒死传情报的少年、解放巴黎的装甲兵,同样是法国二战史里不能少的部分。能坐在五常位置上,法国靠的不是当初的投降书,是后来用热血拼出来的翻盘。

0 阅读:428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