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美国后该开始和加拿大谈了! 华尔街日报:中国的立场是,只有在加拿大降低对中国电动汽车 100%的关税的情况下,中方才会取消对加拿大农产品的关税。这将使加拿大陷入不得不在本国农户与汽车行业之间做出选择的境地。「在这方面得佩服中国人,他们非常擅长将某些关系武器化,」一位研究员说。 中国提出 “加拿大降低对华电动汽车 100% 关税,中方即取消对加农产品关税” 的对等诉求,这一看似简单的关税调整,实则是大国博弈中 “利益精准绑定” 的务实实践,在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这场中加贸易谈判不仅关乎两国产业利益的平衡,更折射出加拿大的战略抉择与中国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主动布局。 中加贸易谈判的展开,离不开中美博弈升级的宏观背景,也源于中加此前贸易摩擦的积累,当前美国对华采取一系列强硬举措,不仅实施半导体制裁,还计划对中国船只征收 “港口费”,试图在高新产业和海上贸易领域压制中国。 此次谈判的核心,是 “电动 -农产品” 的双向利益绑定,将加拿大推向两难抉择的境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对欧美传统汽车格局形成降维打击,当下亟需打开美欧市场,以支撑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进一步升级。 而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100% 关税,本质是对本土汽车产业的保护手段;与此同时农产品出口是加拿大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菜籽油等产品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中方的关税反制直接冲击其农户利益,这种双向绑定形成了 “要么双赢、要么双损” 的博弈格局,加拿大必须在保护汽车产业与保障农户生计之间找到平衡点。 加拿大立场从强硬转向软化,源于内外双重推力的共同作用,内部层面,农业大省对持续贸易战的不满日益强烈,至少两位省长直接致信政府,请求尽快结束对华关税摩擦,避免彻底丧失中国这一关键市场。 外部层面,美国的盟友体系已出现明显裂痕,加拿大若继续一味跟随美国对华强硬,不仅无法兼顾自身经济利益,还可能错失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此外中国此前对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的制裁也让其看到中国的战略执行力,中方将罚款与稀土资源管控绑定,即便两家公司暂未缴纳罚款,未来若想获取军工必需的稀土资源,仍需履行相关义务,这一案例让加拿大意识到对华强硬的实际代价。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背后是坚实的产业底气与成熟的谈判策略,中国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降维打击的优势,通信技术等多个高新产业也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这种硬实力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足够筹码。 中国始终坚持 “谋定而后动”,精准锁定对方核心利益进行绑定,以稀土等关键资源作为隐性筹码,通过对等反制的方式掌握谈判节奏。从被动应对贸易保护,到主动设置谈判议程、提出对等诉求,中国已实现从 “被动反制” 到 “主动布局” 的转变。 加拿大的态度转变,有望引发全球经贸领域的连锁反应,加外长阿南德访华释放软化信号,政府也已着手考虑取消或降低对华电动车关税,这一举措将打破美国盟友体系对华 “统一强硬” 的格局。 对于其他美国盟友而言,加拿大的选择提供了 “利益优先” 的现实参照,若持续跟随美国对华封锁,可能面临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部分国家或会效仿加拿大,寻求与中国的务实合作,这一变化将有效瓦解西方对华贸易围堵,为中国打开美欧市场、推进自由贸易创造重要突破口。 这场中加关税博弈的深层意义,远超双边贸易本身,本质是 “单边制裁” 与 “对等协商” 两种逻辑的碰撞,在西方主导的贸易保护思维仍有市场的当下,中国以 “利益绑定、对等交换” 的谈判逻辑,为全球化时代的经贸纠纷提供了务实共赢的解决方案。 它证明贸易不是零和博弈的工具,而是互利共赢的桥梁,单边制裁与双重标准终将难以持续,从中加双边谈判到全球贸易规则重塑,中国正以自身的实践,推动全球经贸格局向更加公平、务实、共赢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正是这场利益博弈背后,最具价值的时代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