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硬杠.“稀士用在哪里.中国无权干涉” 大家知道,“稀土”就像我们生活中的“

安歌江上 2025-11-01 09:45:12

德国硬杠.“稀士用在哪里.中国无权干涉” 大家知道,“稀土”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维生素”一样重要。它是制造手机、汽车、绿色能源设备的“原料大宝”,没有它,现代科技就像没有“血液”。中国占了全球95%的稀土供应,几乎就是这个产业的“老大”。 但问题来了,德国这个工业强国,特别是在汽车和高端制造方面,非常依赖中国的稀土。最近,中德之间在稀土上的争端就像一场“看不见的较量”,背后隐藏着大国之间的“博弈”。 德国人说得很明白:“稀土用在哪里,是我们的国家大事,你中国无权干涉。”中国要限制出口,要求用到稀土的企业交出详细的设计和供应链信息,目的就是要掌握“主动权”。 中国也不示弱,强调“稀土用途是国家机密”,要防止稀土被转手卖掉或者用在军事上。简单说,就是中国想管好自己“稀土这根线”。 美国也在搞“信息收集”,比如他们的“芯片法案”要求企业交出供应链信息,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可是当中国这样做时,就被说成“政治施压”或“破坏规则”。 以前,中国习惯用“买技术”来追赶别人,但现在,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开始用“资源”来“卡脖子”。稀土变成了中国的“王牌”,在国际博弈中占据了主动。 稀土虽然不是武器,但手握稀土,就像手里拿着“底气”和“话语权”。中国限制出口稀土,是一种“反击”,也是在告诉世界:我可以用资源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最近,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发生了飞机坠落事故。这不仅是一次军事事故,也像是在暗示:美国在新型战争逻辑中变得“脆弱”。它的军事实力,也许不像表面那么坚不可摧。 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可能会让国际规则发生变化。中国变得更主动,掌握了稀土这块“战略牌”。德国表面强硬,实际上还得依赖中国,说明全球产业链的关系其实很复杂。 稀土就像是“科技的维生素”,控制它,意味着掌握未来的“命脉”。中国用“卡脖子”的策略,不只是自我保护,也是对那些偏袒强者规则的反击。未来,中国在全球资源和技术上的话语权,可能会逐步增强。

0 阅读:41
安歌江上

安歌江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