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相信好好活着比赖活着好,别赖活着呀

和雅谈文学 2025-11-01 15:12:43
救命,真的有被这段话激励到: “你要积极地相信午后的阳光依然灿烂温暖,一定要相信好好活着比赖活着好,别赖活着呀” / 衰老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 我们可以为衰老做好哪些准备? 大家都是人,是人都会老去。 老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明天。 - 一直觉得老去是遥远的话题,直到看了“人生的午后”银龄生活主题沙龙和贝壳公益的《老去,我们准备好了吗?——社区银龄生活观察报告》,才懂“体面老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作为常年和书籍打交道的人,很少有非虚构类报告能让我反复翻看、心绪难平,但贝壳公益这份,却让我越读越沉默。 翻到报告中“心理与生理双重困境”时,我的心猛然被戳得好疼,同时也打开了我的认知盲区。那些我曾不解的“固执”,原来都是没被看见的老年困境。 以前总觉得父母“固执”,不肯用线上支付,是守旧;反复念叨陈年旧事,是啰嗦;坚持自己扛重物,是逞强。想起姥姥总说“我自己能行”,却在拧不开瓶盖时悄悄叹气;姥爷执着于用旧手机,不是抗拒新事物,而是怕记错操作给子女添麻烦。 我们总以为给足物质就是孝顺,却没看见他们在衰老面前的无助,看不清的手机屏幕、上下楼时的步履蹒跚、想找人说话却怕打扰子女的孤独。 - 更让我动容的是,贝壳公益过去7年一直扎根社区开展项目,从教老人用手机,到教老人防跌倒,贝壳公益始终聚焦银发群体最直接的需求。这份报告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用最真实的观察,让“老去”这个被忽略的社会议题,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它让我们看到,“体面老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我们总以为老去是遥远的事,却忘了父母正在经历,我们也终将走向这条路。 我们总说“要体面老去”,可看完报告才发现,对很多老人而言,“体面”的前提,是先被看见那些藏在日常里的难:是手机屏幕看不清的字,是下楼买个菜要歇三次的路,是想和子女说话却怕打扰的犹豫。 - 这份报告不该只被我们看见,更该被更多人读到,因为老去是每个人的未来,只有先读懂当下老人的困境,才能一起为“更好地老去”多做一点准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