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官:沙俄占中国的不妨卖给中国。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喊着“向东看”的口号,试图开发广袤的远东地区,但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 俄罗斯远东这块地确实藏着宝贝,煤炭、黄金、稀土能列出一长串,可光有资源根本没用,开发起来的难度比登天还大,俄罗斯自己压根扛不住,必须拉上中国才能玩得转。 先说钱的问题,远东开发就是个吞金兽,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天气里搞基建,成本能比普通地区翻好几倍。 俄罗斯喊了十年“向东看”,普京也说这是21世纪的优先事项,可实际投入根本跟不上。 虽然十年里远东固定资产投资达20万亿卢布,但大多集中在雅库特、阿穆尔州几个矿产富集区,基础设施还是一塌糊涂,贝阿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老化严重,运输能力早跟不上需求,要到2032年才计划提升50%。 更别说水电开发这种烧钱项目,俄罗斯水电公司有技术储备,可没钱动工,只能眼睁睁看着水资源浪费。 反观中国,不仅有资金实力,还能针对性解决融资问题,现在正推进设立中小企业远东合作基金,专门帮项目破局,这正是俄罗斯最缺的。 技术上的短板更明显,远东的极端环境直接卡了俄罗斯的脖子。这里冬天能到零下50℃,普通工程设备一冻就歇菜,光设备缺口就达35%。 俄罗斯自己造不出能扛住极寒的液压系统和发动机,只能靠进口。中国的三一重工、徐工集团早就摸透了这里的脾气,造出的挖掘机、起重机用特种耐寒材料,加了预加热装置,零下50℃还能保持85%以上的工效,没有这些中国技术,很多矿场只能趴在冻土里。 就连稀土加工这种高科技活,俄罗斯也得求助中国,他们现在才刚开始统计稀土储量,连富集加工技术都没有,而中国早就有成熟的产业链能接得住这些生意。 再看实际操作,俄罗斯自己折腾了半天,项目大多停在纸面上。远东人口一直在外流,年轻人都往莫斯科跑,连干活的人都凑不齐,很多城镇空荡荡的,基础设施建好了也没人用。 但中国一参与,局面立马不一样。中俄跨境的“下列宁斯科耶—同江”大桥和“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大桥都已经通车,直接打通了物流堵点;哈巴罗夫斯克的中俄合作产业园都完成了土地确权,马上就能招商入驻,建材生产、木材加工这些项目都是中国企业带着技术和资金过来落地。 之前中方在萨哈林州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运营得不错,现在还在搞“一园两地”模式,国内研发、远东生产,把产业链都铺了过去。 俄罗斯不是没试过找别人,可根本没人能替代中国。别的国家要么舍不得砸钱,要么没适应极寒环境的技术,只有中国既能拿出真金白银,又有耐冻的工程设备、成熟的资源开采技术,还能帮着建仓库、铺物流线。 就像远东的港口吞吐能力十年翻了一倍,今年快到3.8亿吨,可接下来要再增1.15亿吨,没有中国的工程机械和资金支持,根本完不成。 说白了,远东的资源就是块冻住的蛋糕,俄罗斯没工具也没力气切开,只有中国手里有解冻的钥匙,这深度绑定可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是俄罗斯根本绕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