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通牒失效!哈马斯硬扛不撤黄线,以军装甲部队要动手了? 来源:等风来

烁耀中原 2025-11-01 23:17:22

24小时通牒失效!哈马斯硬扛不撤黄线,以军装甲部队要动手了? 来源:等风来 当地时间10月30日晚8点,美国、埃及和卡塔尔向哈马斯下达的“24小时撤军令”正式到期。 哈马斯拒绝从加沙“黄线”以东的以军控制区撤离,以色列军方随即宣布将“依据停火协议采取干预措施”。 这条原本作为临时分界线的“黄线”,如今已成为随时可能引爆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 所谓“黄线”,是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协议中划定的临时军事控制线。 协议规定以军应退至该线后方,保留对加沙53%区域的控制权。 但现实是,以军沿黄线修建了3.5米高的黄色条纹水泥柱、瞭望塔和军事哨所,并将实际控制范围向巴勒斯坦居民区方向推进了数百米。 这条线如今被当地居民称为“死亡线”——任何靠近者都可能遭无人机射杀。 据统计,自10月1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实施“自由开火政策”以来,平均每天有20名巴勒斯坦人在黄线附近丧生。 汗尤尼斯居民穆罕默德描述:“我们连黄线具体在哪都不知道,回家路上就可能被子弹击中”。 停火协议的破裂始于遗体移交争议。 协议要求哈马斯在两周内移交28具人质遗体,但截至10月30日,哈马斯仅移交17具。 以色列军方公布的一段无人机视频显示,哈马斯人员在加沙城图法社区将早已发现的人质奥菲尔·扎尔法蒂遗体埋入新坑再挖出,伪装成“新发现”的搜救现场,甚至邀请红十字会人员见证。 而扎尔法蒂的遗体被分三次移交,导致其母亲被迫举行三次葬礼。 哈马斯辩称“废墟清理困难导致进展缓慢”,但以色列指责其“蓄意拖延”。 与此同时,以军也在10月28日重启空袭,内塔尼亚胡下令对加沙投放153吨炸弹,造成至少10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46人为儿童。 在军事对峙的背后,加沙的人道危机持续恶化。 由于黄线阻隔,东部主要垃圾填埋场位于以军控制区内,加沙城西部堆积如山的垃圾无法清运。 居民贾迈勒·纳赛尔描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臭味,蟑螂、蚊虫大量滋生,我们感觉自己正在慢慢死亡”。 加沙城的急诊医生法特希·侯赛因证实,疥疮、肝炎和呼吸道疾病正在垃圾堆积区暴发。 市政工作人员马希尔·萨利姆指出,数十辆垃圾车在战火中被毁,燃料短缺和零部件匮乏使清理工作寸步难行。 尽管停火协议名义上存在,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从未真正停止。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统计,自停火生效以来,以军违反协议达125次,包括越界射击、爆破民宅和逮捕平民。 观察人士警告,黄线正在从临时分界线固化为永久边界。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沿线的防御工事不断加固,以色列媒体已公开称其为“新边界”。 难民国际组织指出,这种安排实则是“渐进式吞并”,加沙210万幸存者中约一半人因黄线无法返回东部家园。 美国在调停中表现出明显矛盾。 一方面,美方参与向哈马斯下达撤军通牒;另一方面,在以军28日空袭后,副总统万斯仍坚称“停火协议有效”。 这种偏袒并非孤例。 美国对以色列的125次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却将停火破裂归咎于哈马斯。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陷入僵局,其中关于国际部队接管加沙的设想因阿拉伯国家拒绝参与而难以推进。 当前,约100万加沙人被限制在黄线以西的狭小区域内,居住空间不足冲突前的一半。 以色列和特朗普政府的计划被曝出:将重建工作局限在黄线以方控制区,而让大多数加沙人挤在废墟中。 国际社会承诺的重建资金迟迟未到位。 美国曾呼吁海湾国家提供700亿美元援助,但沙特、阿联酋因担心强化伊朗影响力而拒绝,卡塔尔则以以色列持续占领为由拒付资金。 埃及虽愿意负责重建,但强调需资金到位才能行动。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石少稳伟

石少稳伟

2
2025-11-02 01:14

以色列就是恶魔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