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表示无法控制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贾•阿西夫认为阿富汗

士气沉沉 2025-11-03 12:00:36

阿富汗塔利班表示无法控制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贾•阿西夫认为阿富汗塔利班的声明具有误导性和恶意。巴基斯坦认为阿富汗塔利班一直任由巴基斯坦塔利班在阿富汗境内肆无忌惮地进行反巴基斯坦活动。阿塔无惧巴基斯坦,与邻为恶的行为恐怕要吃亏了。 尽管阿塔可能不是这样认为的,毕竟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都被阿塔打跑了,他们是苏联军队和美军。因此,阿富汗塔利班很有自信,尽管巴基斯坦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相比苏联和美军还是差远了,也许阿富汗塔利班认为时间能够磨平巴基斯坦政府军的棱角,最终向阿塔妥协。不过账不能这么算,巴基斯坦的诉求具有合理性的成分,占据大义,师出有名。 巴基斯坦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在边境地区频繁遭遇袭击,背后总能看到巴塔的身影。 而巴塔的武装分子在遭受打击后,往往能轻易退入阿富汗境内,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和看似宽松的环境休整、重组,然后再次越境作乱。这让巴基斯坦感到自己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边境战争。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巴基斯坦已经采取了实际行动,包括在长达2600多公里的杜兰线上修建围栏,并多次发动越境空袭,打击其认定的巴塔藏身之处。 这些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渗透,但也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阿塔的声明,在巴基斯坦眼中,就是对其反恐努力的公然否定和挑衅。 然而,阿富汗塔利班似乎并不畏惧巴基斯坦的怒火。他们的底气,源自一段堪称传奇的历史。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在战场上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苏联军队和美军——拖垮并最终赶走的胜利者。 这种经历塑造了一种近乎神话般的自信,让他们相信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在阿富汗的土地上取得最终胜利。因此,即便巴基斯坦军队在常规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阿塔可能也觉得不值一提。 他们或许认为,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与当年的苏军和美军相比,无论是装备水平、后勤保障还是作战意志,都差得太远。这种历史经验可能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时间足够长,巴基斯坦的耐心和资源就会被耗尽,最终不得不像当年的超级大国一样妥协退让。 不过,这笔账恐怕不能这么简单地算。将一场与邻国的边境冲突,同对抗全球超级大国的全面战争相提并论,可能是一种危险的误判。当年的阿富汗战争,是阿富汗各派力量在外部势力大力支持下,对抗远道而来的入侵者。 那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战争,游击战术和广袤的地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如今,阿塔面对的是一个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熟悉山地作战、并且将国家安全视为核心利益的邻国。 巴基斯坦的诉求并非要征服阿富汗,而是要清除对其构成直接威胁的恐怖主义巢穴。这种诉求在国际法理上占据着“师出有名”的制高点,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默许甚至支持。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阿富汗塔利班自身的处境。他们虽然重新掌握了政权,但国际社会的承认遥遥无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急需外部的援助和贸易通道。 而巴基斯坦,是他们与外界联系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之一。得罪巴基斯坦,无异于切断自己的生命线。阿塔声称“无法控制”巴塔,或许有部分属实,毕竟巴塔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和行动能力的组织。 但这其中也夹杂着阿塔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们与巴塔在意识形态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愿彻底撕破脸;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利用巴塔作为与巴基斯坦博弈的筹码,避免自己被完全拿捏。这种摇摆和投机,正在将他们推向一个危险的境地。 巴基斯坦的耐心正在被一点点消磨。当外交抗议和边境防御无法换来安宁时,更激烈的军事行动似乎就成了必然选择。 阿塔或许沉浸在昔日战胜强敌的荣光中,但他们可能忽略了,时代已经变了,对手也不同了。巴基斯坦的决心和韧性,可能远超他们的预估。 这场围绕着边境安全和恐怖主义的博弈,正在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和底线。阿塔的自信究竟是历史经验的宝贵财富,还是导致其战略误判的毒药? 巴基斯坦的强硬又能否真正换来长治久安?这盘棋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许每个人的看法都能为这个复杂的局面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0 阅读:31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