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今天(11月3日)清晨,三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从坦波夫州东部上空的俄空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3 17:31:00

当地时间今天(11月3日)清晨,三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从坦波夫州东部上空的俄空天军3架米格-31K战斗机上发射。 全部击中了位于乌克兰日托米尔州的奥泽尔内空军基地。 毫无疑问,值得俄军用三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定点清除的目标必然是高价值目标。 而要弄明白三枚 “匕首” 砸向奥泽尔内空军基地背后的门道,先得算算这笔武器账,这玩意儿可不是俄军仓库里随便堆着的普通导弹。 从公开信息看,“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的产能相当有限,有说法是每个月也就造得出来两枚,三枚导弹扔出去,相当于把一个半月的产能全砸在了这个基地上,要是打个无关痛痒的目标,这笔买卖简直亏到姥姥家,俄军还没傻到拿宝贝疙瘩当烟花放的地步。 更别说它的作战成本,作为俄军现役顶尖高超音速武器,单枚造价就不是小数目,三枚齐射的花费,足够支撑一支普通部队半个月的后勤消耗,这种投入背后必然是值得冒险的回报。 再看被打的奥泽尔内空军基地到底藏着什么玄机,这地方可不是个普通的野战机场。 它坐落在日托米尔州,离基辅没多远,地理位置堪称 “黄金枢纽”,早从二战时就经德国扩建,苏联时期又是远程航空兵的重要基地,光坚固机堡就有 30 多个,还有多条备用跑道,就算部分设施被炸,很快就能恢复运作,这种抗打击能力本身就说明它的战略分量。 更关键的是冲突爆发后,这里成了乌克兰的 “输血中心”,西方援助的物资先运到波兰、罗马尼亚,再通过空运或铁路送到这儿,卫星图片里能清晰看到停机坪和仓库堆满了集装箱,反坦克导弹、无人机零部件、医疗物资应有尽有,简直是个大型军事物流站。 前线乌军的弹药消耗全靠这类基地续命,砸掉这儿就等于掐住了后勤命脉,这种价值可比炸几个普通阵地高多了。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 “匕首” 导弹的打击特性,这玩意儿是专门为高价值目标量身定做的。它由米格 - 31K 战斗机搭载发射,射程超过 2000 公里,飞行速度能突破 10 马赫,每秒就飞 3 公里多,雷达刚探测到踪迹,它已经冲到跟前了,而且飞行轨迹还能随时变,传统防空系统根本跟不上节奏。 乌克兰虽然有西方给的 “爱国者” 防空系统,但实战数据惨不忍睹,对俄军另一款导弹 “伊斯坎德尔” 的拦截率从 8 月的 37% 跌到 9 月的 6%,面对更先进的 “匕首”,连乌方自己都拿不出确凿的拦截证据,大多是虚报战果。 俄军显然清楚这一点,要用就用最有把握的武器,确保一击必中,毕竟要是导弹被拦,不仅浪费武器,还会暴露目标意图,只有高价值目标才值得这种 “保险式打击”。 翻看之前的战场记录,奥泽尔内基地早就被俄军盯上了,2025 年 6 月就挨过 “匕首” 的打,当时一枚导弹下去就摧毁了停在机堡里的 F-16 战斗机,还捎带端掉了 10 名德国工兵的据点,能部署 F-16 这种先进战机和北约军事人员的地方,显然不是普通设施。 7 月俄军更狠,一口气发射 6 枚 “匕首” 配合其他导弹狂轰这里,就是冲着堆积如山的援助物资去的,从打击效果看,乌军空运能力直接下降,前线补给一度断档。 这次时隔几个月再用三枚 “匕首” 补刀,说明基地不仅没被彻底摧毁,反而又恢复了 “输血功能”,很可能又有新的关键装备或大批物资运抵,比如 F-16 的备件、新型防空导弹组件,甚至是北约顾问的临时指挥点,否则不会值得俄军再次动用王牌武器。 从战场逻辑来讲,俄军向来不会做无用功,尤其是在 “匕首” 产能紧张的情况下。要是打个普通机场跑道,用巡航导弹或者无人机足够了,成本低还能反复打击,犯不着动用高超音速武器。 但奥泽尔内基地里的目标显然是硬骨头,要么藏在加固机堡里,要么是密集堆放的高价值物资,普通武器炸不透、毁不彻底,“匕首” 的威力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战斗部能精准穿透坚固掩体,爆炸威力能覆盖大面积物资堆积区,三枚齐射还能形成互补打击,避免遗漏关键点位。 而且这个基地离基辅近,乌军防空部署肯定更密集,用 “匕首” 就是吃准了它能突破防线,换成其他导弹说不定半路就被拦了,为了确保摧毁高价值目标,这种 “杀鸡用牛刀” 的操作反而最划算。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