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家都是体制内从业人员:我是副高级职称,丈夫是正高级职称,儿媳妇是通过人才引

外向圆月 2025-11-04 02:11:50

我们全家都是体制内从业人员:我是副高级职称,丈夫是正高级职称,儿媳妇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入职的公务员。唯独儿子倔的像头驴,当初我们夫妻二人苦口婆心劝他参加公务员考试,他死活不愿意。 那时候家里天天因为这事起争执,丈夫拍着桌子说他不懂事,放着铁饭碗不端,非要瞎折腾。我拉着他的手劝,说我们不是要绑着他,是公务员工作稳定,老了有保障,身边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办事也方便。儿媳妇也帮着劝,说她可以把备考资料都给他,有不懂的地方还能请教同事。儿子就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不说话,等我们都说完了,他才抬起头说,他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他想做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们问他想做什么,他说想回乡下搞种植。这话一出,全家都炸了。丈夫气得直接回了书房,我也觉得脑子发懵,乡下那地方我们太清楚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不说,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我们轮番上阵,摆事实讲道理,说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跟种植八竿子打不着,纯属浪费学历。儿子还是那副倔脾气,说他可以学,还说现在国家扶持乡村振兴,肯定有机会。 没过多久,他真的收拾了行李,拿着自己工作几年攒的几万块钱回了老家镇上。我们气得好几个月没理他,儿媳妇偷偷跟我们说,他在村里租了二十亩荒坡,天天跟着村里的老农学种地,手上磨起了好几个水泡,晒得黑黢黢的。我听着心里难受,又拉不下脸去看他,只能让儿媳妇偶尔给他转点钱,让他别委屈自己。 没想到他还真轴,钱一分没要,反而跟儿媳妇打听农业补贴的政策。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租的荒坡之前没人要,土壤贫瘠,他自己拉了好几车有机肥改良土壤,又去农科院请教专家,选了几种耐贫瘠、市场行情好的特色果树苗。第一年果树没结果,他就种了些有机蔬菜,想先赚点零花钱周转,结果赶上雨季,蔬菜烂了一大半,血本无归。 丈夫听说这事,叹着气说他早该料到,还说要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我忍不住给儿子打了个电话,他在电话里声音沙哑,却没说一句后悔的话,只说他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了,下次一定能成。挂了电话,我偷偷抹了眼泪,既心疼他遭罪,又气他不撞南墙不回头。 转眼过了两年,儿媳妇突然跟我们说,她负责的乡村振兴项目,要对接一个本地种植基地,负责人居然是儿子。我们都愣住了,跟着儿媳妇去了基地一看,之前的荒坡已经变成了整齐的果园,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几个工人正在采摘,旁边还有个简易的直播棚,有人在对着手机介绍产品。 儿子看到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带着我们参观,说这些果树今年是第一年挂果,通过直播带货,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还带动了村里五户贫困户就业。正说着,村里的村支书来了,拉着我们的手一个劲夸儿子,说他不仅把荒坡变废为宝,还让村民们多了条赚钱的路子,县里都把这里当成了示范基地。 那天下午,我们坐在果园的树荫下,儿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说今年扣除成本,纯利润能有二十多万,明年果树进入盛果期,收入还能翻番。他还说,他打算再租十亩地,建一个农产品加工厂,把果子做成罐头和果干,让产业链更长。儿媳妇也笑着说,现在县里领导都很重视儿子的项目,她的工作也因为这个项目得到了表彰。 丈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没说什么,眼里却满是认可。我看着儿子黝黑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神,突然明白,他不是倔,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我们一直以为体制内才是最好的归宿,却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现在家里再也没人提公务员的事了,每次视频,儿子都会跟我们分享果园的情况,我们也会给他提些建议。上个月,儿子把我们接到乡下住了几天,看着漫山遍野的果树,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比自己评上副高还高兴。原来成功从来不是只有一条路,儿子用他的坚持和努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这比任何铁饭碗都更让人踏实。

0 阅读:61
外向圆月

外向圆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