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戳破美军软肋:为何在南海台海只敢“耍嘴炮”却不敢动真格?

烟雨评社 2025-11-04 11:54:08

美国在全球不少地方说动手就动手,可在南海、台海天天喊得热闹,却从没真刀真枪跟中国开打,德国军事专家鲁道夫在《焦点》周刊上直言不讳分析戳破了真相:不是美国没勇气,而是中国如今的实力让它彻底没辙,算账下来根本打不起。 鲁道夫在分析里拿美军近年的行动举了例子,说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动武时,对手的防空系统最多只能勉强拦截低空目标,海军更是几乎没有远洋作战能力,美军能轻松掌握制空权、制海权。 可南海、台海周边完全是另一回事,中国这些年建起的 “区域拒止体系” 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威慑力。就拿东风 - 21D 反舰弹道导弹来说,射程能覆盖整个南海,美军太平洋舰队前司令哈里斯早年曾嘴硬说 “不怕”,但鲁道夫翻出美军内部模拟推演数据。 在 2024 年的一次兵棋推演里,美军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在台海以东 300 公里处被模拟击中,光是修复费用就预估要 280 亿美元,还得耗时 3 年,这还没算上舰上 5000 多名船员的伤亡成本。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现在中国拥有 3 艘航母,其中福建舰配备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赶上美军最先进的福特级,055 型驱逐舰的数量更是超过了美军在太平洋部署的宙斯盾舰总和。 鲁道夫特意提到去年南海的一次对峙,美军 “里根” 号航母战斗群试图靠近黄岩岛,中国海军立刻派出 3 艘 055 舰和福建舰组成的编队,在距离 “里根” 号 200 海里处展开演练,舰载机频繁起降,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这种无声的威慑让美军最终选择转向。 他在文章里调侃,“美军习惯了用航母当‘移动堡垒’施压,可现在面对中国的反舰导弹和航母编队,这个堡垒已经不再安全”。 除了军事硬实力,经济账也是美国不敢轻易动手的关键。鲁道夫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美贸易额去年突破 6900 亿美元,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存量超过 1.2 万亿美元,一旦发生冲突,这些资产很可能被冻结,美国农民每年出口到中国的 300 亿美元农产品也会直接断供。 他还算了一笔更细的账:如果美军在台海发动军事行动,哪怕只是局部冲突,全球芯片供应链都会陷入瘫痪。 台湾地区生产的先进芯片占全球市场的 56%,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冲突一旦爆发,美国本土的汽车、电子产业会立刻面临 “无芯可用” 的困境,光是汽车产业每天的损失就会超过 4 亿美元。 鲁道夫还提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中国的后勤保障能力。在南海岛礁上,中国已经建成了可起降大型运输机的机场,储存的物资能满足数千人长期驻守,淡水净化系统和蔬菜种植大棚让岛礁实现了 “自给自足”。 反观美军,在南海周边的军事基地大多依赖从本土或关岛运输物资,光是海上补给线就长达数千公里,一旦被中国海军切断,驻守士兵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会成问题。 去年美军在南海搞 “联合军演” 时,就因为补给船延迟到达,参演士兵不得不缩减口粮,这件事后来被美国《海军时报》无意间曝光,成了外界调侃美军 “纸老虎” 的笑料。 现在美国在南海、台海的 “热闹”,更多是停留在口头和象征性行动上。比如每月派一两艘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或者联合盟友搞个 “自由航行” 演习,但每次都刻意保持距离,避免与中国舰机发生直接冲突。 鲁道夫在分析里总结,“美国不是不想动手,而是经过反复测算,发现无论从军事、经济还是后勤上,都没有胜算,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中国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让美国不得不重新评估与中国对抗的成本,这种‘打不起’的现实,才是美国只喊不练的真正原因”。

0 阅读:56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