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美国企业“劳动囤积(laborhoarding)”现象——也就是即使需

贾诩品深度求索 2025-11-05 16:35:31

过去几年美国企业“劳动囤积(labor hoarding)”现象——也就是即使需求放缓仍留住员工——正在消退。现在,管理层开始主动削减劳动力以保护利润,并受到AI和自动化进步的鼓舞,裁员顾虑减少。 截至9月,美国企业已宣布裁员近95万人,为2020年以来最高的年初至今数据。若不计疫情初年,这是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裁员潮。裁员最多的行业是政府部门(约30万人),其次是科技、零售、航空、媒体等。 代表性企业: 星巴克(Starbucks):9月裁撤900名企业岗位;2月已裁一次。 塔吉特(Target):10月裁员1800人,旨在“提高效率”。 亚马逊(Amazon):14,000企业员工受影响,官方称“AI导致组织优化”。 派拉蒙(Paramount):并购后裁员1000人。 Molson Coors啤酒:因消费者转向低碳水饮料,裁员400人。 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公司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 这些公司各有理由,但放在一起,说明企业信心正在退潮。主要因素有三个:AI + 利率 + 成本压力。超过60%的美国高管表示,AI将取代部分初级岗位。许多公司选择 裁员来吸收关税成本,而非通过提价转嫁给消费者。因此,这一轮裁员既是技术变革的副产品,也反映了利润率防守。 初请失业金数据仍稳定(22–24万人区间),尚未恶化。但经济学家警告:若升至26万人以上,就代表更广泛的就业放缓。临时工(temp workers)需求近期回升,说明公司更倾向“短期用工、长期观望”。美国招聘网站Indeed的经济学家指出:“如果裁员扩大到交通、零售这些非科技领域,那就值得真正担忧。”

0 阅读:0
贾诩品深度求索

贾诩品深度求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