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打了!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直接警告:乌克兰战场已经没办法打了,继续下去只能是

百日依山尽 2025-11-05 17:09:52

没办法打了!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直接警告:乌克兰战场已经没办法打了,继续下去只能是浪费生命!赶快和谈! 北约看起来真的认怂了,不是因为别的,确实是实力不允许;美军如果撤离欧洲,可能真的很麻烦!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一番话,给打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泼了盆冷水 —— 他公开警告 “乌克兰战场已经没办法打了,继续下去只能是浪费生命”,直白呼吁双方尽快和谈。这个向来强硬的军事同盟突然松口,外界都看明白了:不是不想撑,是真的撑不动了,尤其是美军可能撤离欧洲的信号,让北约彻底没了硬刚的底气。 这场态度转变早有预兆。就在 10 月底,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刚达成超 10 亿美元的新援乌协议,其中 4.22 亿美元注入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机制,7.15 亿美元用于支持乌国内军工生产,瑞典甚至承诺 2026 至 2027 年间给出 80 亿美元安全援助。 可这些数字看似可观,却难掩北约内部的援助乏力。美国防长赫格塞思 10 月 15 日还在布鲁塞尔敦促盟国 “捐得更多、买得更多”,可法国、英国等欧洲大国压根没松口,已承诺的 20 多亿美元资金,相比乌克兰每月数十亿的消耗只是杯水车薪。 更致命的是美国的战略转向。10 月底曝光的消息显示,美军正悄悄削减北约东翼驻军,虽然规模不大,但释放的信号极其明确:特朗普政府要把军事资源转向印太地区,集中应对所谓 “中国威胁”。 2025 财年美国国防授权法里,“太平洋威慑计划” 占据大量篇幅,而俄乌冲突被定义成 “欧洲自己的问题”,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操作,等于直接抽走了北约的核心支撑。要知道,长期以来欧洲的防务都依赖美军,德国军费占 GDP 比重刚到 2%,法国的军工产能也仅能满足自身需求,没了美军撑腰,单靠欧洲根本填不上对乌援助的窟窿。 俄罗斯近期的军事威慑更让北约不敢轻举妄动。俄方接连公开 “海燕” 核动力巡航导弹和 “波塞冬” 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测试成果,这些 “无限续航” 的大杀器,精准击中了欧洲的安全焦虑。 北约秘书长吕特 4 月就曾松口,承认乌克兰加入北约 “不属于冲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那时就埋下了妥协的伏笔。如今战场态势早已陷入僵局,乌军去年的反攻没能突破俄军防线,今年连无人机和电子战设备都要靠北约接济,而俄军靠着本土产能优势,还在稳步推进战线,这种消耗战恰恰戳中了北约的软肋。 北约内部的分歧也在不断放大。美国一边敦促盟国增购美制武器援乌,一边自己削减驻军,这种双重标准让欧洲国家怨声载道。 德国民众对援乌的支持率从 62% 跌到 38%,国内工业因能源成本飙升频频施压政府,要求停止 “失血式援助”;法国则借机推动 “欧洲战略自主”,试图摆脱对美依赖。这种各怀心思的状态,让北约连统一的援乌口径都难维持,更别说继续加码军事支持。 现在再看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停火呼吁,更像是给各方找台阶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9 月还在谈 900 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可现实是 “爱国者” 导弹的交付速度越来越慢,前线士兵的装备缺口越来越大; 俄罗斯虽然掌控着战场主动权,但也需要时间消化已控制区域。而北约最担心的是,一旦美军真的撤离欧洲,自己既扛不住俄罗斯的军事压力,又会失去对欧洲安全秩序的掌控力,只能急着叫停这场 “赔本买卖”。 从最初承诺 “不可逆转的入约进程”,到如今急喊和谈,北约的态度转变背后,藏着实力衰退与战略摇摆的无奈。美军撤不撤欧洲、援助能不能续上、俄罗斯会不会松口,这些问题还没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的天平,已经随着北约的 “认怂” 开始倾斜。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64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