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1960年,苏联方面突然宣布了在华全面撤回专家、中止一批合作

雨寒用清新小鱼 2025-11-06 10:59:04

快讯!快讯!。 1960年,苏联方面突然宣布了在华全面撤回专家、中止一批合作项目。 包头钢铁、鞍钢扩建、长春一汽等现场,外方技术员一夜之间不在,车间里停着半拉子设备,很多重要工序没人接手。 图纸和资料被带走,专用零件断供,不少装置只能封存;对照过来,苏方随后加深与印度的军工往来,信号很直白。 1958年赫鲁晓夫到北京提出建设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要求中方按苏方节奏行事,这类安排被明确拒绝,主权问题不让。 东欧不少国家当年选择接受安排,结果关键装备和指挥链条受制在外;中国把红线摆在前面,这条线一直没动。 1962年边境吃紧,中国不得不硬撑;同期,苏方在1962年后向印度转让米格-21生产许可并供机,这一步把方向亮了出来。 国内随即把手头事做实: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接续完成,没有靠所谓成套图纸,路径清楚。 工业面也在爬坡,1956年投产的一汽继续推进国产化,鞍钢、包钢逐步形成稳产,卡点一个个啃过去,线没有断。 1969年珍宝岛枪声响起,边境对峙升级;之后到1971—1972年,北京同华盛顿开启沟通,外部环境出现新的组合。 等苏方回头周边伙伴结构已经重排,自身在远东和欧洲同时吃劲,这笔账开始不好算。 近年公开的俄文研究和档案材料里,有学者称当年对华路线属于严重失误,这种看法在研究圈里不算少数。 从1960到1969这一串操作——撤援、给对手加码——并没有让中国低头,结果是关系疏远、局面被动。 中国把底线定在主权和尊严,不管条件多难,这条线不往后退,路径是清晰的。 和中国打交道,属于长期较劲,靠平等、互利才能稳住局面,强压只会把人推远。 把朋友留在身边,关键是尊重和对等,历史已经说得够明白。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雨寒用清新小鱼

雨寒用清新小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