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行为其实比欧洲对俄罗斯的做法还要严重。欧洲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目前也只是敢动用冻结资产的收益,从不敢直接动用本金。但是荷兰这次却是直接劫夺了我们中企100%的全资子公司。 被抢的不是小公司,是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安世半导体。2019 年,中企闻泰科技花 268 亿元真金白银,合法收购了这家源自恩智浦的企业。当时安世都快撑不下去了,连续三年亏损,德国工厂开工率连一半都不到,英国研发中心差点关门大吉。 是中国资本救了它一命。我们砸钱升级设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把德国工厂的良率从 78% 硬生生提到 99.2%;在东莞建了全球最大的车规级芯片封装中心,年产能飙到 900 亿件。 到 2024 年,安世营收从 31 亿欧元暴涨到 89 亿欧元,成了全球第三大汽车半导体企业,荷兰每年光税收就赚 2600 万欧元。 结果荷兰看守政府翻脸不认人。拿着一部尘封 70 多年的冷战时期《商品供应法》,说安世 “威胁国家安全”,直接跳过正常庭审,暂停中方 CEO 的职务,把全部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一套操作行云流水,仿佛这公司从来不是中企的一样。 搞笑的是,荷兰背后还站着个 “甩锅侠” 美国。它发难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国推出的 “股权穿透” 新规,要求控股超 50% 的子公司同步受制裁。 可当中美会谈达成共识,中国同意恢复对美汽车芯片供货后,美国立马脚底抹油,留下荷兰独自面对烂摊子。 原来荷兰轰轰烈烈的 “反华操作”,不过是美国科技围堵的一颗棋子。现在棋子成了弃子,荷兰经济大臣只能硬着头皮改口,说 “愿意和中方协商”,当初的嚣张气焰早没影了。 这波抢夺最打脸的是,安世的 “心脏” 早就扎根中国了。全球 72% 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东莞工厂,中国市场贡献了近一半销售额,连核心专利 62% 都由中国团队主导。 荷兰想切断对华晶圆供应卡脖子,结果安世中国迅速启动本土替代,鼎泰匠芯等伙伴立马补位,库存够撑到年底。 反观欧洲,彻底慌了神。本田墨西哥工厂率先停产,北美关联工厂减产一半,德国《商报》曝光,86% 的欧洲龙头企业都依赖安世中国的芯片 — 从汽车到航空航天,没了它,生产线全得停。 欧洲内部直接闹起了内讧。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给欧盟下了最后通牒,11 月 10 日前解决不了芯片供应,德法意就直接启动豁免,把安世列为关键项目。 欧盟贸易委员也急着表态,说这是 “双边问题”,主动召集中国会谈,还夸中方代表团 “技术精湛”,之前的默许态度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中企的反击也没手软。闻泰科技直接依据《中荷双边投资协定》,启动国际投资仲裁。这份 2004 年生效的协定里,根本没 “安全例外” 条款,荷兰没举证就强夺资产,既违程序又违法。 安世中国更直接,立下新规矩:要恢复供货,先复职中方 CEO,交易全用人民币结算,欧洲订单得给国内需求让路。 荷兰这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它以为抢了总部就能掌控全局,却忘了芯片产业早就是全球联动,中国握的是最核心的产能和市场。现在阿斯麦因为中国稀土管制备受影响,光刻机生产卡了壳;荷兰本土汽车配件企业订单暴跌,工人都快没活干了。 这事更给所有觊觎中企资产的国家提了个醒:别以为中国好脾气就可以随便拿捏。安世在英国、德国还有工厂,要是这次不把荷兰打服气,“破窗效应” 一出来,那些欧洲小国肯定蜂拥而上,把我们的海外资产抢个精光。 但中国的反击从不是蛮干,而是用规则治规则,用实力护权益。我们救了安世,也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动权;我们遵守协定,也敢在被侵犯时拿起法律武器。荷兰的这次教训够深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