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11月6日表示:我们是头号核大国,我真不想承认这一点,因为这太可怕了。俄罗斯排名第二。中国远远落后,排名第三,但他们会在四五年内赶上我们。我们或许正在制定一项计划,让我们三个国家都实现无核化。 北京时间 11 月 6 日,特朗普的一番核政策表态瞬间引爆全球舆论,他一边直言美国是头号核大国 “这太可怕了”,一边给中俄核力量排定座次,还抛出三国无核化计划的设想,这番看似矛盾的言论,让本就复杂的全球核军控局势更添变数。 特朗普口中的核力量排名,与最新的全球核武库数据存在明显呼应。2025 年公开统计显示,俄罗斯核弹头总数约 4376 枚,另有约 1200 枚处于退役状态,总库存量可能达到 5500 至 6000 枚;美国拥有约 3700 枚核弹头,其中 1770 枚处于部署状态,分布在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上,其余为储备或待处置弹头,实际核力量储备规模远超公开数据。 而中国的核弹头数量约为 500 至 600 枚,仅为美俄的十分之一左右,一直保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这种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让特朗普 “中国四五年内赶上美国” 的说法,与国际社会普遍认知形成了反差。 作为拥有全球 90% 以上核武器的两个国家,美俄长期以来的核裁军进程本是国际核军控的核心。早年间,美前政要基辛格等人就曾提出建立无核世界的倡议,得到俄、英、法等国公开支持,美国也曾宣布提前实现部署核弹头数量减半的目标。 但近年来,全球核军控体系面临诸多挑战,个别国家大幅增加预算升级 “三位一体” 核力量,强化 “核联盟” 合作,甚至有恢复核试验的声音传出,引发国际社会对核军备竞赛的担忧。特朗普此次提出的三国无核化计划,并未提及美俄应承担的特殊、优先裁军责任,与国际社会公认的 “两超率先” 核裁军共识存在出入。 中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立场一直清晰且坚定。中国裁军大使沈健在第 80 届联大一委的发言中明确表示,中国的核力量与美俄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核政策、战略安全环境也截然不同,要求中国加入三边核军控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中国始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参与任何核军备竞赛,核力量规模始终保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与美国一边维持庞大核武库,一边讨论无核化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特朗普的表态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伊朗外交部长就曾公开抨击美国相关核政策既 “倒退” 又 “不负责任”,认为其一边恢复核武器试验相关动作,一边妖魔化其他国家的和平核计划,违反了国际法。 英国《金融时报》也担忧,美国的相关动向可能导致 “连锁反应”,扰乱全球核战略平衡,破坏国际核裁军和核不扩散体系。 事实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早于 1998 年就曾发表联合公报,强调核裁军应遵循多边主义原则,而美国近年来在核军控领域的单边主义举措,已多次引发盟友和国际社会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能源部长此前曾出面澄清,特朗普提及的核试验并不会涉及实际核爆炸,仅为 “系统测试” 和验证 “核武器部件”,但这一说法并未完全打消国际社会的顾虑。 全球核治理正面临政治化、阵营化多重挑战,核冲突、核扩散风险持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核政策表态都需要兼顾责任与诚意,遵循 “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和 “各国安全不受减损” 的原则。 从核力量排名的表述到无核化计划的设想,特朗普的这番言论牵动着全球核军控的敏感神经。不同国家的立场、悬殊的核力量规模以及复杂的国际局势,让三国无核化的设想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