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了:印尼将停止对韩国KF-21联合研发项目的追加出资,并公开表示,印尼投进去的钱并没有换来应有的技术与战斗力,印尼要另寻买家和合作伙伴。 这场闹了近十年的“战机联姻”,终究还是走到了撕破脸的地步。2016年签约时有多风光,现在破裂就有多难堪,佐科总统当年口中的“空军现代化里程碑”,如今成了印尼媒体口中“13亿美元买的一堆废铁”。 谁能想到,当初约定好的核心技术共享、原型机交付,到最后全成了空头支票。 印尼当初揣着满心期待,拿出项目总成本20%的资金,本想靠这笔投入换来飞控、火控系统的核心数据,还能让100名工程师亲自参与研发。 可现实给了狠狠一巴掌,派驻韩国的技术人员到最后只剩不到20人,关键的气动参数、航电底层代码碰都碰不到,说好的原型机更是迟迟不见踪影。 韩国这边也没闲着,一边催着印尼付拖欠的9911亿韩元尾款,一边却死死攥着核心技术不放。自己都要依赖美国供应关键设备,哪有底气兑现技术转让的承诺? 所谓的“五代机”KF-21,连内置弹舱都没有,隐身性能堪比“夜空萤火虫”,国际上普遍只认它是四代半战机。 更可笑的是,合作黄了之后,韩国媒体居然把锅甩给中国,声称是“中国军工竞争干扰”。 可事实摆在这里,印尼转头买了法国“阵风”和美国F-15EX,还和土耳其合作研发新战机,压根没和中国达成所谓的战机合作意向。这不过是韩国为自己技术保守、履约不力找的借口。 说到底,这场双输闹剧的根源早就埋下了。印尼想要的是技术自主,靠资金换生产线和核心能力;韩国只想拉着印尼分摊研发成本,压根不愿出让真正的核心利益。 一个急着“弯道超车”,一个藏着“技术私心”,诉求根本不在一个频道,破裂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印尼已经加速推进“阵风”战机的交付,而韩国KF-21不仅单机成本飙升,还得重新寻找合作伙伴。 国际军购市场从不是单纯的买卖,没有诚意的技术承诺、不对等的合作关系,终究撑不起长久的联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印尼买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