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估计要死不瞑目了,他老婆安倍昭惠在他死后,四处走穴,名为公益文化外交,可细看她的行程,哪是搞文化,分明是把抚恤金当成了环球旅行基金。 她先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中国黄山,踩着轻便的登山鞋,站在迎客松前摆拍。照片里笑容灿烂,身旁还跟着几个随行人员,阵仗不小。黄山可不是谁都能轻松登顶的地方,不少游客都得歇几回,她倒好,不仅登了顶,还特意挑了个清早避开人流,像是怕被人发现似的。可再怎么低调,照片还是传了出来。她手里拿着纪念品,背景是云海翻腾,一副度假博主的架势,哪看得出是来“文化交流”的。 更让人咋舌的是,她连日本都没怎么多待,就飞去了英国。一下飞机,直奔伦敦政界圈子,接连见了数位英国前首相。见面地点不是什么严肃的会议厅,而是私人庄园、高级茶室,桌上摆的不是文件,是一壶壶冒着热气的红茶,配上精致的司康饼。她还特地在社交平台发图,照片里她端着骨瓷杯,笑得从容,配文就一句:“英式红茶,果然名不虚传。” 至于谈了什么政策、推动了什么项目?没人知道,也没人提起。 媒体倒是乐此不疲地报道,标题一个比一个轻巧:“前第一夫人的茶叙时光”“珍珠项链与英伦红茶的邂逅”。她手腕上那串安倍晋三送的珍珠链,成了每次出镜的标配,像是在提醒所有人——她曾是首相夫人。可这串链子,如今串起的不是政治记忆,而是下午茶和风景照。 有人看不过去,当面问她:“这样频繁出游,是否对逝者少了些敬意?” 她轻轻晃了晃手里的酒杯,笑着说:“人总要向前看,生活还得继续。” 听着挺豁达,可这话经不起推敲。向前看,非得飞越半个地球?继续生活,非得在唐宁街喝着红茶打卡? 要知道,安倍晋三在任多年,积劳成疾,最后甚至付出了生命。他生前为政局奔波,连休假都难得,更别提去黄山看看风景、去英国喝杯闲茶。可如今,他用半生换来的退休金和抚恤金,却成了妻子环游世界的通行证。每个月两百多万日元的固定收入,全由她一人掌管,连他年过九旬的老母亲,也只是象征性地分得一点。 东京街头,常有老人聚在茶馆议论这事。有人说,以前看她在正式场合端庄得体,和安倍晋三并肩而立,像是一对令人敬重的伴侣。可现在呢?和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轻便外套;严肃的致辞不见了,换成了自拍和打卡。她在黄山的笑,在伦敦的茶,都像是在告别过去,可告别的,究竟是悲伤,还是责任? 她总说自己在做公益文化推广,可翻遍她的行程,找不到一个实质性的项目落地,也没有任何长期的公益计划。所谓的外交,不过是饭局与合影;所谓的文化,停留在茶杯边缘。那笔本该承载纪念意义的资金,就这样一点一点,化作了机票、酒店和点心钱。 或许在她看来,这是重获自由的方式。可对许多人而言,这更像是一种辜负。辜负了一个用生命履职的政治家,也辜负了那段曾经被无数人记住的岁月。他没能去看的世界,她替他看了,可看的方式,却让人唏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