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风云突变。 这次的风云并非炮火硝烟,而是算盘的嘀嗒声。 俄罗斯的制裁犹如疾风骤雨,将乌克兰新上任的财政部长、总理以及一大帮负责财政经济事务的重要人物拉进了黑名单。这并非简单的怒火宣泄,而是深思熟虑的经济战略。 泽连斯基依旧安然无恙,仿佛未受影响,这又说明了什么?答案是:留着你,我们还想与你对话,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让你承受些痛苦。 那么,如何让你感受到痛苦呢?这一招可谓绝妙。乌克兰依赖欧美的援助来维持运作,好,我们制裁的就是那些把援助款转化为军饷、面包的核心操盘手。钱进入了乌克兰国门,却无法到达前线,这样的困境,你说焦急不安,急不急?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更狠的还在后头。乌克兰的粮食,这个国家的命脉,有30%需要从俄罗斯控制的港口运输。现在,负责这一事务的乌克兰农业部长也在这份名单上。规则很简单:名单上的人,以及与其有关的公司,不得使用俄罗斯的港口。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掐住了喉咙。 战争的脚步悄然逼近冬季,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即将降临。然而,乌军的冬季装备由于原材料来自俄罗斯,也受到了影响。战场上,冻死比战死更令人绝望。 这一切的一切,打的并非军事仗,而是经济仗、后勤仗,更是人心仗。俄罗斯在告诉乌克兰:“你的困境,我们会慢慢帮你缓解,但绝不会让你轻易摆脱。”同时,这也向欧美传递了一个信息:“你们的援助,可能只是耳边风,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战争到最后,拼的根本不是一两场战役的胜败,拼的是谁家底更厚实、谁更能承受长期的消耗战。先以雷霆手段打击对手,使其陷入困境,再坐下来谈“和平”。这种策略并不新鲜,但却总能让人感到背脊发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