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在台湾潜伏42年的地下党利用台胞身份回家,才知道当年新婚9天的妻子,一直在等他,当他回到家中抱起孙子时,激动的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一个20多岁的新郎,新婚第9天就消失了,42年杳无音信。妻子独自拉扯孩子长大成人,却始终相信他会回来。这不是小说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传奇故事。当70岁的他终于踏上故土时,会看到怎样的结局? 谢汉光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但他的经历绝对算得上传奇。1917年,他出生在广东丰顺县一个普通农家,在11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那个年代能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1940年他居然考上了”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广西大学当时可是人才荟萃,竺可桢、李四光这些大师级人物都在那里任教。谢汉光在这种氛围下不光学到了专业知识,还结识了梁铮卿、陈仲豪、张伯哲等志同道合的同学,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了他的生死战友。 毕业后,谢汉光到了桂林的黔桂铁路柳州农场当主任,凭着扎实的农业知识干得不错。但他干的可不只是种地的活,那时候潮汕一带被日军占领,很多共产党人需要转移,谢汉光的农场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虽然他当时还不是党员,但已经在默默帮助这些革命者了。 1944年桂林失守,谢汉光跟着难民逃到四川,一路上吃尽苦头。他曾经饿得只能啃树皮要饭,好点的树皮草根都被别人吃光了。好在之前帮过的共产党人给他在四川找了个教书的活,算是安定下来。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谢汉光的大学老师被任命为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所长,写信邀请他去台湾工作。就在准备启程的时候,谢汉光在香港遇到了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1946年初,两人在家乡举办了婚礼。 婚后生活本该幸福美满,可是新婚第9天,组织找到谢汉光,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去台湾从事地下工作。面对这个选择,谢汉光没有犹豫太久。他告诉妻子自己要去执行一项重要工作,还安慰她说”等我回来,如果等不了了,就找个好人家嫁了”。 妻子却坚持要等他回来,这让谢汉光深感责任重大。就这样,新婚9天的谢汉光踏上了前往台湾的征程,这一去就是42年。 到了台湾,谢汉光在林业试验所工作,后来当上了所长,这个身份成了他最好的掩护。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张伯哲、陈仲豪等同学安插到国民党内部,为党收集了不少重要情报。 好景不长,1950年风云突变。中共台湾省工委领导人蔡孝乾被捕后叛变,供出了在台地下党员名单。张伯哲、梁铮卿这些战友都被抓了,谢汉光收到消息后立即转移。 谢汉光逃到一个偏僻的村子,谎称自己是国民党逃兵,在村长帮助下顶替了失踪村民”叶依奎”的身份。从此,谢汉光消失了,“叶依奎”出现了。 在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里,谢汉光一待就是38年。他利用农业知识帮村民改良种植技术,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村民们多次想给他介绍对象,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那个新婚9天就分别的妻子。 时间一年年过去,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谢汉光立即申请。1988年12月8日,他以”叶依奎”的身份回到了阔别42年的家乡丰顺县。 70岁的老人踏上故土,内心五味杂陈。他先回到老家,发现父母早已去世,妻子也不见踪影。后来打听到妻子回了娘家揭西县五经富镇。 当他走到妻子面前时,一位满头白发的妇人上前握着他的手哽咽道:“汉光,你回来找我了吗?”42年的分离,两人都老了,但两颗相爱的心却不曾改变。 更让谢汉光意外的是,当年他离开时并不知道妻子已经怀孕,如今他不仅当了父亲,还是三个孩子的爷爷。当他抱起孙子的那一刻,这个坚强的老人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42年来,妻子曾秀萍独自抚养孩子,有人劝她改嫁,但都被她一口回绝,因为她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回来。这份坚守,这份等待,在那个通信不便的年代显得格外珍贵。 回来后的日子并不容易。由于身份问题,当地政府只把他当成”困难台胞”,每月给20元生活补助。为了证明身份,谢汉光找到了当年的战友陈仲豪,没想到老战友还活着,在汕头大学当图书馆主任。 1994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谢汉光向政府提交了身份恢复申请,组织部经过调查核实,恢复了他的党员身份,并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可惜好景不长,谢汉光与家人团聚没几年就因病去世了,享年75岁。虽然相守的时间不长,但这个结局已经比很多地下工作者幸运太多。 谢汉光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像他这样的地下工作者为了信仰、为了国家,舍弃了个人的幸福。他们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的坚守和牺牲,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那些默默等待的妻子们,她们的坚守同样值得敬佩。 42年的分离,70岁的重逢,这样的爱情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你觉得在那个年代,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我们不知道?如果是你,能坚持这样的等待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