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郑丽文!!! 郑丽文在采访里说的那番话,着实让人听着别扭。主持人问

小茹吖 2025-11-07 10:25:19

四 问 郑 丽 文!!! 郑丽文在采访里说的那番话,着实让人听着别扭。主持人问她赞不赞成统一,她绕来绕去没给准话,反倒强调 “改变两岸现状得两岸乐见,得台湾人民接受,得尊重 2300 万台湾人的意见”。 今天咱就顺着历史的脉络,好好问问郑丽文这四个问题。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征求台湾当地人的意见了吗?答案明明白白摆在那:没有,也根本不需要。 1624 年荷兰殖民者闯进台湾,一占就是 38 年。他们在台湾抢资源、压赋税,把当地居民折腾得苦不堪言。 1661 年,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大军横渡台湾海峡,目标很明确 —— 把外来侵略者赶出去,让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版图。 郑成功的军队登陆后,不少当地同胞主动带路、提供物资,跟着一起对抗荷兰人。1662 年 2 月,荷兰殖民者被迫签字投降,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这场收复战,是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正义之举,难道还要去问侵略者或者暂时被奴役的局部民众 “同不同意”? 二:康熙收复台湾的事,他当年统一台湾时,征求台湾当地人的意见了吗?照样没有。 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后代郑经、郑克塽在台湾搞割据,一边自立门户,一边和清朝对峙,导致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当时的清朝已经平定三藩、巩固了大陆的统治,统一台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1683 年,康熙皇帝派施琅率领水师出征台湾,经过澎湖海战的激战,郑氏集团战败投降,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要知道,当时台湾的总人口还不到 20 万,而全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亿,统一是整个国家的大义,是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怎么可能只盯着台湾局部的 “意见”? 如果真要征求意见,那也得问全国人民同不同意分裂,答案肯定是清一色的 “不答应”。 三:日本甲午战争侵占台湾时,他们征求过台湾当地人的意见吗?别说征求意见了,连一丝一毫的尊重都没有。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台湾,全台人民悲痛欲绝,纷纷自发组织义军抗日。 日本侵略者从来没把台湾人民当人看,他们推行 “皇民化运动”,强迫台湾人学日语、改日本名字,掠夺台湾的蔗糖、矿产等资源,把台湾当成了侵略战争的后勤基地。 这时候怎么没见有人站出来说 “要尊重台湾人民的意见”? 四:蒋介石败逃台湾时,他征求过台湾当地人的意见吗?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已经从日本手里回归中国,当时全台同胞敲锣打鼓庆祝,街头巷尾都是 “欢迎祖国军队” 的标语。 可短短四年后,1949 年国民党在内战中战败,蒋介石带着残余部队退到台湾,单方面造成了两岸分离的局面。 他退到台湾后,实行独裁统治,打压异己、搜刮民脂民膏,根本没问过台湾人民愿不愿意接纳他的残余势力,更没征求过台湾人民对 “两岸现状” 的看法。 说白了,两岸分离是内战留下的历史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统一,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然要求,怎么能反过来让 “台湾 2300 万人民的意见” 说了算? 郑丽文的说法,本质上是混淆了 “国家主权” 和 “局部民意” 的关系。 2300 万台湾同胞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他们的合法权益会得到充分保障,但这不能成为分裂国家的借口。 统一不是 “改变现状”,而是纠正历史造成的分离现状,是回归国家统一的正常轨道。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允许自己的领土分裂,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把国家统一的决定权交给局部地区的民众。 郑丽文的说法,看似强调 “尊重民意”,实则是在为 “台独” 分裂活动寻找借口。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