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乌镇“放炮”,背后是一场豪赌 刘强东在乌镇又“杀”回来了,而且一开口就扔下两颗“炸弹”:以后大家每周可能只干一小时活儿,而且该把那些赚大钱的技术巨头们,90%的利润都征税拿走!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爽,又觉得有点像是在“画大饼”?别急,咱们剥开这些惊人之语的外壳,看看里面藏着的真正算盘。 第一,他其实在下一盘“国家棋”。 老刘张口闭口谈的都不是京东那点生意,而是“中国社会物流成本”。他把京东的无人配送战略,直接跟“国家经济增长”绑在了一块。这招很高明,意思是:“我京东干的事,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国家经济做贡献!” 这展现了一个新姿态:曾经的互联网“野蛮人”,现在要争做国家队的“排头兵”。 第二,那个“一周工作一小时”的大饼,怎么圆? 这话一出,全场都笑了。谁不想只干一小时?但大家心里都在问:人都被机器人取代了,我们喝西北风去啊? 老刘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三部曲”: ① 政府立法,强制大家少干活。 ②大家都没活儿干了,就去搞艺术、去旅游,探索宇宙。 ③万一还有问题,政府就向技术寡头征重税,用他们的钱来养大家。 听起来很美好,但细想全是坑:送快递的兄弟能立马去搞艺术吗?90%的税怎么收?会不会直接把企业搞死?他这么一说,等于把“如何解决科技带来的失业”这个烫手山芋,巧妙地抛回给了政府和社会。意思就是:“路我京东先蹚了,但后面的大问题,得靠大家一起想办法。” 第三,京东在急什么? 你发现没,今年的京东像个无头苍蝇,外卖、酒旅、机器人、区块链,啥都掺一脚。为什么?因为它传统的电商老本行,增长快到顶了,它急了! 所以,刘强东这次把宝全压在了“无人物流”上。他赌的是:谁能重新定义“货物如何流动”,谁就能掌控下一个十年的商业命脉。他描绘的机器人开门送包裹的场景,不只是为了炫技,更是想告诉大家:我京东要打造的,是未来商业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 小编总结一下: 刘强东的这场演讲,根本不是什么科技畅想,而是一篇精心策划的“宣言”。他用最吸引眼球的“每周工作一小时”和“90%重税”做引子,干了三件事: ①拉大旗:把公司战略和国家发展绑定,提升格局。 ② 甩包袱:提前把技术带来的社会就业矛盾抛出来,让大家共同解决。 ③亮肌肉:宣告京东将不惜一切,赌一个由物流定义的未来。 所以,别光笑话他“画大饼”。这位大佬的回归,意味着互联网江湖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下一个更残酷、更硬核的维度:从抢用户、抢市场,升级到了 “抢定义未来规则的权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