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拉满!辽宁选美冠军张倩被群嘲,你觉得冤不冤? “这也能当选美冠军?”近期,

吉祥又如意 2025-11-08 17:54:20

争议拉满!辽宁选美冠军张倩被群嘲,你觉得冤不冤? “这也能当选美冠军?”近期,辽宁赛区选美冠军张倩,因外形引发全网热议,质疑声、嘲讽声刷屏网络。不同于大众印象中选美冠军“瓜子脸、白皮肤、高挑苗条”的标准配置,张倩是典型的圆盘脸,面部线条圆润无棱角,官方公示身高158cm,身材匀称饱满,并非大众印象中的纤细型,皮肤是健康的自然肤色,与江南美女的传统模板形成鲜明反差,这也成为她被群嘲的核心导火索。 “颜值不够,凭啥拿冠军?”“这选美是没门槛吗?”不少网友直言难以接受这样的“冠军颜值”,甚至调侃“随便在街上抓个人都比她符合标准”。但支持方也据理力争:“选美不是选花瓶,张倩的谈吐和才艺才是加分项”“圆盘脸也有美感,多元审美不该被否定”,双方在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 事实上,大众对这一事件的认知存在不少误区。首先,张倩参加的并非全国性或国际性权威赛事,而是由地方企业赞助的区域性选美活动,赛事全称“2024辽宁文旅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核心目的是选拔能传播地域文化的代言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颜值选美。其次,网传“内定”“走关系”等说法并无实据,官媒报道显示,赛事评选包含才艺展示、文旅知识问答、公益实践答辩等5个环节,张倩凭借古筝独奏《战台风》拿下才艺满分,且在地方文旅推广方案陈述中提出“非遗+研学”创新思路,获评委全票认可,综合得分排名第一。 更鲜为人知的是,张倩并非“素人参赛”,她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文旅管理专业,在校期间曾多次参与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景点的志愿讲解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800小时,还曾策划“辽沈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带动300余名学生参与非遗传承,这些经历让她在“地域文化传播”维度具备独特优势。赛事主办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此次选拔的核心标准是“文旅传播适配性”,而非单纯的颜值高低,张倩的亲和力与本土文化积淀,正是赛事所看重的特质。 值得关注的是,官媒后续披露,张倩夺冠后已落地首批“非遗研学体验营”,吸引超500名游客参与,直接带动当地相关景区客流量增长20%,用实际成果回应了部分质疑。这一数据也印证了赛事选拔的初衷——文旅形象大使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否真正为地方文旅发展赋能。 争议的背后,真正的矛盾点并非张倩的颜值,而是大众对“选美标准”的认知差异与赛事定位的错位。部分网友默认选美就该“以颜值为唯一标准”,却忽略了地方文旅类选美的特殊诉求;而赛事方在前期宣传中未明确强调“文化传播”的核心定位,仅以“选美冠军”为噱头引流,才导致后续的认知偏差。 张倩无疑是这场争议中的受害者。她怀着对家乡文旅的热爱报名参赛,凭借自身实力拿下荣誉,却因不符合大众的“固有审美”遭到无端嘲讽,甚至被人身攻击。真正该被质疑的,是部分商业赛事“定位模糊、宣传误导”的不健康机制——既想借“选美”的流量吸引关注,又想强调“综合素质”的深度,最终两头不讨好,让选手沦为舆论牺牲品。 官媒评论指出,选美赛事的核心价值应是传递健康审美与正向价值观,无论是苗条高挑的“传统美女”,还是圆润亲和的“邻家女孩”,都应有展现自我的舞台。但赛事方必须明确标准、公开流程,避免因定位模糊引发争议;而大众也应摒弃单一审美偏见,给多元美更多包容。 这场争议不该成为攻击个人的武器,而应成为规范选美赛事的契机。你觉得张倩配得上冠军头衔吗?选美该优先看颜值还是综合素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信息来源:《辽宁日报》文旅板块报道、赛事官方公示文件、沈阳广播电视台官方采访报道 网络截图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行者

行者

3
2025-11-08 20:03

太想出名了,结果弄巧成拙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1
2025-11-08 19:36

别在那丢人现眼了!

用户13xxx89

用户13xxx89

1
2025-11-08 19:50

评委:只要钱到位,冠军无所谓。

吉祥又如意

吉祥又如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