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越南经济发展到上限取决于三点分别是中美贸易关系,越南人工成本以及无人工厂的普及。别看越南这些年的经济增长高歌猛进,但说到底还是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靠替中国做转口贸易来拉动GDP的增长,所以越南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存疑的。 越南这几年经济数据确实亮眼,2025年第三季度GDP增速达到8.23%,前九个月出口总额超2996亿美元,加工制造业贡献了85%的份额。工业和建筑业上半年增长8.33%,拉动整体经济7.52%的增速,这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算得上顶尖了。出口主力还是纺织、电子和鞋类这些组装活儿,大量订单来自中美摩擦下的供应链调整。中国企业把低端生产线挪到越南,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越南电气设备出口大增,越南再出口到美国形成1235亿美元顺差,占其总出口的30%。这种模式让越南尝到甜头,外资上半年到位117.2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中企新注册数量涨了30%以上。但话说回来,这种靠转口和廉价劳动力堆起来的增长,底子不牢,碰上外部变数就容易晃荡。长远看,越南要想稳住,得直面几个硬骨头,不然高速列车可能刹不住车。 先说第一点,中美贸易关系这事儿,直接卡住越南的脖子。越南经济高度外向,出口占GDP的100%以上,美国是它最大的市场,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增长14.4%,进出口总额4320亿美元,顺差76.3亿美元。可问题是,越南不少出口货其实是中国零部件在越南简单组装后转手出去,美方早看不顺眼了。2025年6月,美越会谈上,美国官员直指越南手机组装里中国芯片占比太高,扬言加征关税。特朗普第二任期一上来,就签了行政命令,对越南出口统一加46%关税,理由是贸易顺差、转运和汇率问题。越南对美顺差2024年已到1200亿美元,这下子更刺激了华盛顿。假如中美谈判缓和,中国货能直接进美国市场,越南的转运红利就没了。根据路透社数据,这种路径收缩后,越南出口可能下滑15%以上。越南政府急了,下调全年GDP目标从8%调到更保守的水平,还得买更多美国军工、民航机、天然气和农产品来平衡顺差。开放市场给美国公司听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中,越南本地产业保护压力山大。短期内,关税壁垒升级会让越南消费市场买力减弱,企业成本直线上升。要是中美真谈妥了,越南的制造业订单就得找新出路,不然顺差缩水,经济增速至少掉到5%以下。这不是空谈,2025年4月特朗普的“解放日”贸易政策一出,越南就感受到寒意了。 再聊第二点,越南人工成本这块儿,正从优势变劣势。越南劳动力总量5600万,受教育率85%,起步时月均工资才1812元人民币,远低于中国8903元,这让它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香饽饽。纺织工、电子组装这些活儿,胡志明市工厂招聘时薪都超本地平均1.2倍,但2025年已从3000元人民币左右起步,算上油费、午饭补贴啥的,实际开支不低了。制造业转移潮下,中国玩具产业2024年上半年对越投资项目占30.1%,但现在越南工资涨势猛,标普全球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到54.5点,复苏是复苏了,可用工成本飙升让企业头疼。工业门类不全,产业链不齐,基建落后,公路拥堵物流延误,这些都推高总成本。中国低端制造业工资上限5000元,越南可能到4000元就扛不住了。企业开始琢磨迁到柬埔寨或印度,越南纺织出口份额或降10%。2025年劳动力市场转折点明显,经济复苏创百万岗位,可科技发展让低技能工需求减少,失业隐忧冒头。越南计划投资部数据显示,中国对越投资28.4亿美元,主投制造业,但工资上涨让“中国采购+越南加工”模式风险加大。企业得搞合资、技术培训,提升本地能力,不然产业外流加速,越南的低成本标签就褪色了。长远看,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牵扯教育和技能匹配,越南得赶紧补课,不然制造业占比从85%滑坡,经济增长就得放缓。 第三点,无人工厂普及这关,越南卡得最紧。自动化浪潮全球卷起,中美企业已大面积上机器人臂和智能线,越南却还停在手工缝合和螺丝固定阶段。2025年外资154亿美元投电子领域,但本地研发中心少,工程师调试设备时常因零件缺货卡壳。越南政府推数字化转型战略,加速工业物联网应用,但私营投资跟不上,机器人市场比成熟国家落后一截。三星、LG这些巨头在越南厂投巨资引先进系统,可整体普及慢。越南辅助机械自动化产品发展计划2025年重磅发布,瞄准工业4.0转型,电子、汽车行业需求大增。可问题是,越南从传统代工跳到高附加值,时间窗口小。中美全面无人化前,越南得实现产业升级,不然下一轮洗牌就出局。标普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制造业复苏强劲,但技能培训滞后,工人操作模拟器还生疏。越南GDP预计2025年达5060亿美元,靠FDI和出口拉动,可摆脱劳动密集型依赖,转向高值产业是关键。人口趋势也逼着它动,未来十年不转,失业潮就来。






无心
中等发达国家陷阱,不是谁都能躲的开的。产业不能升级,就永远陷在其中。即使资源型国家,亦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