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重庆36岁光棍捡到了一个女婴,不舍吃不舍喝将女孩养大。谁想到,养女成年后,光棍父亲说:“我把你养大不是让你养我的,你要有自己的人生。”养女走投无路,只得求助电视台。 邓和平出生在重庆忠县凉水村的一个穷家庭里,从小家里就穷得叮当响,父母年纪大,弟弟智力有问题,他自己36岁还单身,靠种地和打零工过日子,还得对付支气管炎这老毛病。1990年冬天,他赶集回家路上捡到一个女婴,就抱回家取名邓雪凤。从那以后,他日子过得更紧巴了,本来就没啥钱,现在多张嘴要养。他省吃俭用,不舍得买新衣裳,饭菜也简单对付,把有限的资源都投到孩子身上。邓雪凤从小就懂事,知道养父不容易,学习上特别用功,成绩一直拔尖。家里条件差,她也没抱怨,帮着干些力所能及的活。邓和平为了让她上学,咬牙坚持干农活,尽管身体不舒服也不歇着。这段日子虽苦,但父女俩相依为命,慢慢把日子熬过去。 小学五年级那年,邓雪凤的亲生父母突然找上门来,他们当初因为各种原因扔了孩子,现在听说她过得还行,就想接回去。亲生父母带来些东西,想让她过上更好的日子。但邓雪凤跟他们相处一阵后,还是选择留在邓和平身边,她觉得养父才是真正照顾她的人。亲生父母离开后,她更珍惜跟养父的日子,继续努力读书。高中毕业,她考上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这对一个农村穷丫头来说不容易。邓和平为此高兴坏了,虽然凑学费费劲,但他到处借钱打工,总算让她去了学校。邓雪凤选医科,就是想着以后能帮养父治病,她知道他支气管炎老犯,得专业知识才行。这段经历让她明白,养父的付出不是白费的,她得用行动回报。 邓雪凤上大学后,邓和平为了供她读书,加紧挣钱。他干农活和建筑零工,身体越来越扛不住。2012年,他累倒住院,医生说支气管炎并发其他问题,下了病危通知。医院费用像流水一样花,邓雪凤从学校赶回来,看到账单傻眼了。她想退学回家照顾父亲,觉得这是唯一出路。学校老师郭铭伟知道情况后,帮她申请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岗位,但钱还是不够。邓和平知道女儿打算后,摇头不同意,说出那句“我把你养大不是让你养我的,你要有自己的人生。”他坚持让她继续学业,不想拖累她。邓雪凤劝不动,觉得走投无路,就联系电视台求助。她上了《中国梦想秀》节目,表演一段惊鸿舞,讲述自己被捡到和养父多年付出的故事。观众和嘉宾被打动,满票通过,给她赞助和资助,解决了父亲的医疗费。这笔钱及时到账,让邓和平得到治疗,出院回家休养。 父亲病好后,邓雪凤没耽误学业,继续在学校努力。2014年,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研到重庆医科大学。这成绩来之不易,她研究生期间还得兼顾照顾父亲,帮他管药和饮食。学校生活让她专业知识更扎实,为以后工作打基础。邓和平看到女儿进步,也觉得这些年没白熬。他身体虽弱,但能看到她成长,就满足了。邓雪凤没忘本,假期回家总帮着干家务,减轻养父负担。这段时间,她平衡学习和家庭,日子虽累但有方向。研究生阶段,她专注临床医学,积累经验,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 2018年,邓雪凤硕士毕业,选择去广东佛山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上班。那地方气候好,对养父支气管炎恢复有帮助。她把父亲接过去,一起生活。医院工作忙,她负责患者诊治,专业能力得到同事和病人认可。邓和平在佛山安顿下来,身体稳定不少,不用再干重活。邓雪凤工作几年后,遇到合适的人,结了婚,一家人过得踏实。她没停下脚步,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用医知识帮有需要的人,比如社区义诊啥的。这让她觉得生活更有意义。养父的善举改变了她一生,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份恩情。邓和平当初捡孩子时,没想这么多,但结果证明,这决定对俩人都好。 这些年,邓雪凤和养父在佛山过日子,生活平静。父亲年纪大了,她多陪着,管好他的健康。工作上,她继续钻研医学,帮更多人。公益活动让她接触各种人,觉得社会需要更多这样互助。邓和平看到女儿成家立业,也安心了。他没后悔当年决定,尽管自己单身一辈子。父女俩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感慨人间真情。邓雪凤知道,养父的话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希望她独立。这让她更坚强,面对生活不退缩。佛山的生活节奏快,但他们适应了,一家人互相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