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马斯克当着美国五星上将的面,直接扔出一颗炸弹:“中国的发电量今年底将是美国的2.5倍,未来可能达到4倍!”整个五角大楼会议室瞬间安静了,那位刚刚还在吹嘘美国太空霸权的上将脸色铁青。马斯克继续补刀:“你们还在做梦,中国科技早就不是你们能小瞧的了。” 这一下估计把满屋子的美国高官都炸懵了,前一秒还在唾沫横飞地讲太空部署多牛,下一秒就被人揭了最实在的老底。 太空霸权听着唬人,可不管是卫星发射还是空间站运转,哪一样离得开电力?没有稳定的能源撑着,再先进的设备也只能当摆设。 马斯克显然没打算见好就收,紧跟着又补了句狠的:中国的工程师数量已经是美国的 5 倍,这话一出口,刚才那点残存的优越感算是彻底没了。 其实马斯克这话不是临时起意的胡侃,他去年就敲过警钟,早早就提醒过,未来两年 AI 行业得从抢芯片变成抢电,搞不好明年年中开始,全世界都得面临电力不够用的麻烦。 现在看这预判,简直是提前给美国亮了红灯,可惜当时这帮高官未必真往心里去。他们总盯着芯片、航天这些看得见的领域,压根没留意到电力这个 “隐形地基” 早就被中国夯得无比扎实。 今年的发电量数据就摆在哪儿,一点不含糊。中国 2024 年发电量已经冲到 10 万亿千瓦时,美国才 4.3 万亿,2.5 倍的差距明明白白。 而且这增长不是靠烧煤堆出来的虚数,到 9 月底的时候,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都快 22 亿千瓦了,占了总装机的 59.1%,光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前三季度就发了 1.73 万亿千瓦时,比去年多了近三成,这速度确实配得上 “火箭升空” 的形容。 美国那边还在靠传统能源慢慢挪,中国这边已经靠着风光电、核电一路快跑,差距自然越拉越大。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电力不光是总量够,质量还跟得上科技发展的节奏。 现在的 AI 简直是电老虎,大模型训练一次就得耗掉上亿度电,日常响应用户需求的耗电量更是惊人,ChatGPT 一天的用电量就抵得上一万多个美国家庭的用量。要是电力不稳或者不够,再先进的芯片也没法运转。 中国能在 AI 领域跟上步伐,就是因为电力支撑够硬,不光发电端能供上,电网还能智能调度,用技术把新能源发电的预测误差压到 5% 以内,弃风弃光的情况少了三成,电力能实打实用到刀刃上。 工程师数量的差距更没法忽视。早从 2009 年开始,中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总量就超过美国了,2017 年的时候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力资源都有 3934 万,而美国 2015 年的数据才 2320 万,现在翻到 5 倍的差距一点不意外。 而且中国工程师的性价比还高,同样水平的工程师,在美国雇一个的钱,在中国能雇三个。 虽说美国资深工程师占比更高,但架不住中国人才池大,每年理工科毕业生就有 500 多万,光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占比就有 15%,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往科技领域补,技术迭代速度自然快。 马斯克说 “全世界根本不懂中国有多强”,可能就是看透了这层逻辑 —— 大家总盯着那些光鲜的科技产品,没意识到背后的电力和人才基础早就被中国筑牢了。 美国还在抱着过去的霸权幻想,觉得太空、芯片这些领域能稳住优势,却忘了这些领域全得靠电力喂着、靠人才撑着。 等他们反应过来电力不够用、工程师补不上的时候,中国说不定已经朝着 4 倍的发电量目标奔了。 那位脸色铁青的上将估计也琢磨过来了,太空霸权再能吹,最后还是得落地到地面上的资源支撑。电力跟不上,卫星发射、空间站运行、AI 研发全得卡脖子。 中国现在是发电量和人才队伍双在线,两边一凑,科技发展的后劲自然足得很。就像造房子,美国还在琢磨怎么给屋顶装更华丽的装饰,中国已经把地基挖得又深又宽,还备齐了足够的工匠,这房子自然越盖越稳。 马斯克这几句实在话,等于是把美国高官的美梦戳破了。他们以为自己还握着科技霸权的钥匙,殊不知中国早就从最根本的地方赶超了。 这会议室的安静,可能不只是尴尬,更多是突然意识到差距后的懵 —— 原来自己吹嘘的优势,在扎实的电力和人才基础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毕竟科技竞争到最后,拼的还是谁的家底更厚,谁的根基更稳,这两点上,中国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 往后再想跟中国掰手腕,光靠嘴吹可没用,得先把电力和人才的短板补上才行,可这短板哪是说补就能补上的。 参考资料:东南卫视《“特斯拉CEO马斯克当着美国五星上将的面,直接扔出一颗炸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