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宣布了! 截至11月9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40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媒体称,如果“停摆”持续下去,美国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将砍半”。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两党为了预算案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步,最后直接导致政府没钱开门。从11月9日开始,数不清的联邦雇员就被迫放起了无薪假,每天醒来想的不是怎么上班,而是信用卡账单怎么还。 那些维持社会运转的关键部门,虽然还有人硬撑着,但也是人心惶惶,谁知道这班上到哪天就没下文了呢?这种不确定性就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整个美国上空。 贝森特部长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比谁都清楚,这停摆停的不是政府的门,而是美国经济的发动机。你想想,几十万政府雇员突然没了收入,他们还敢去消费吗?商场里的圣诞礼物谁来买?餐厅里的年夜饭谁来订?消费这驾马车一瘸,经济数据能好看才怪了。 更别提那些跟政府做生意的小企业了,合同暂停了,货款收不回来,员工的工资发不出,倒闭潮可能就在眼前。 经济这东西,最怕的就是信心崩塌。现在美国的商界大佬们一个个都缩着脖子,不敢做任何长期投资。你让他们建个新工厂?他们得先问问你,政府明天会不会又关门了。 你让他们招几百个新员工?他们得掂量掂量,下个月的订单会不会因为某个部门停摆而泡汤。这种观望情绪一旦蔓延开来,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就跟被抽干了一样,想恢复都难。 贝森特说的“经济增长砍半”,背后是一连串冰冷的数字。原本预计第四季度能有2%的增长,现在可能连1%都悬。 这1个百分点的差距,放在美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量里,那就是几千亿美元的损失,是无数个工作岗位的蒸发。这可不是纸面上的游戏,这是真金白银的痛,是千家万户的生计问题。 更讽刺的是,这停摆闹剧正在全球面前给美国的形象抹黑。美国总喜欢以“世界领导者”自居,教别人怎么治理国家,结果自己连个政府都开不明白。 这让那些跟着美国混的小弟们怎么想?让那些潜在的对手们怎么看?美国的软实力,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政治内耗中,被一点点地消耗殆尽。 两党的政客们现在还在玩着那套“谁先眨眼谁就输”的幼稚游戏。共和党想要在边境墙上拿到更多钱,民主党则死活不肯松口。他们把国家的前途当成了自己党派利益的赌注,完全没想过普通美国人正在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为了政治私利而绑架整个国家的行为,简直是对民主制度最大的讽刺。 那些被迫无休工作的联邦雇员,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得像往常一样上班,维护机场的安全,检查食品的质量,处理税务的申报,但就是拿不到工资。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比直接失业还要难受。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支撑着国家最后的体面,而那些在国会山里争吵不休的政客们,却连一句像样的感谢都没有。 金融市场也开始用脚投票了。投资者们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而现在的美国充满了不确定性。股市的波动越来越大,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开始飙升,这都说明资本正在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如果停摆再持续下去,很可能引发一场小规模的金融危机,到时候就不是经济增长砍半那么简单了。 贝森特的警告,其实是给两党下的最后通牒。他作为一个技术官僚,已经把最坏的后果摆在了台面上。如果政客们还执迷不悟,以为这只是又一次可以轻松度过的政治危机,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的崩溃往往不是源于外部的冲击,而是源于内部的腐朽和僵化。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华盛顿。人们都在看着,这个曾经被誉为“山巅之城”的国家,如何被自己的政治内斗所困。贝森特的话音刚落,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就紧张地敲打着键盘,加州的农场主们忧心忡忡地看着天气预报,中西部的小企业主们在计算着还能撑多久。 这场停摆已经不再是一场政治闹剧,它已经变成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经济灾难。而灾难的源头,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那些本该为人民服务的政客们,亲手点燃的这场大火。如果他们再不灭火,烧掉的将是整个美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