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企业家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表露:“不瞒您说,现在抛开企业资产不计,我个人账户里有大约200亿。这些钱我是花不完的,也带不走,前几年我在福清投资100个亿,建了福耀科技大学,我想把它变成最有钱的大学。 一个企业家手里攥着200亿现金,直言花不完带不走,转头就砸进大学建设,这笔钱到底要干啥?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福建福清的小玻璃厂起步,那时候国内汽车玻璃全靠进口,一块卖五百块,企业咬牙也得买。曹德旺领着团队从配方抓起,一点点啃下技术关,把成本压到一百块还赚钱。这不光省了钱,还给国家汽车产业省了心。福耀集团就这样一步步长大,成了全球玻璃巨头,年产上亿平方米,出口遍天下。 这些年赚的钱,曹德旺没捂兜里。从1983年头一笔捐款算起,四十多年下来,个人慈善总额超两百亿。河仁慈善基金会就是他2011年捐三亿股福耀股票搞起来的,中国企业家捐股做公益的头一份。基金会投扶贫、医疗、教育,帮了不少人渡难关。可曹德旺琢磨着,光输血不行,得教人造血。制造业升级,缺的就是能上手的技术人才。2024年福耀招一千两百名工程师,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一到生产线调试设备,十个里头三四个还凑合。周边企业主也愁坏了,生产线想换代,找不着人。 这问题不是一家两家的事儿,国家“十四五”规划里头,强化科技自立就是大方向。曹德旺看明白了,短期捐钱帮企业顶一阵子没用,得从根上培养人。2009年他就动办学大学的念头,2014年想法成熟。2021年正式宣布,河仁基金会出资一百亿,在福清建福耀科技大学。2022年5月4日动工,选址福州大学城旁,紧挨着制造业基地。学校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搞花架子,专业直奔智能制造、材料科学这些实打实的。 到2025年3月11日,教育部批下来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正式设立。曹德旺说,这学校要对标斯坦福,但脚踏实地,服务中国制造。首批招生2025年秋季,师资拉来十五位院士、五十六位顶尖科学家,外加福耀退休工程师。课堂不光讲书本,还带学生进企业实验室,学着优化玻璃抗冲击性能,调试智能生产线。企业早等着了,开学前三千多家递意向书,抢着预订毕业生。这模式接地气,学生大一就上手项目,毕业直接顶岗,帮企业省培训时间。 那次采访,就在2025年福耀集团年会上。曹德旺坐在台上,面对记者镜头,直截了当说出那番话。抛开企业资产,个人账户两百亿,花不完带不走。前几年一百亿投大学,现在这笔钱全捐出去,设曹德旺奖学金,专养创新型人才。记者问为啥不降价让消费者沾光,他摇头说,玻璃卖一百块赚七十,得留钱搞研发。2025年上半年,福耀研发投超十五亿,比国际巨头比例还高。要是压缩利润,技术跟不上,国产玻璃又得看外国人脸色。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曹德旺的慈善,从早年修校舍、助贫困生,到现在办大学,层层递进。以前是帮眼前难,现在是铺长远路。学校民办非营利,建成后捐给国家,资产不归个人不归企业,保证办学干净。河仁基金会管钱,截至2025年8月底,已花四十三亿,十三亿建基础设施,三十亿拉师资设备。曹德旺强调,这钱是自己的,捐了就捐了,心安理得。 制造业这行,当年外国企业一块玻璃漫天要价,吃定我们没技术。曹德旺带着人从零起步,原材料利用率提上去,废品率降下来,赚的是技术钱。现在轮到我们反过来,福耀产品全球份额第一,靠的就是持续创新。办大学,就是把这逻辑往教育里搬。学生毕业进厂,能改工艺、降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国家需要这样的循环,制造业强国战略,得靠人来撑。 曹德旺的路子,带动了不少同行。安踏搞体育基金,宁德时代建新能源学院,企业主们开始把钱往实体教育上砸。这股风,比单纯捐物强多了,让资源流向国家要紧地方。网友议论也热烈,有人说赚技术钱天经地义,有人盼技术成熟消费者受益。说到底,企业盈利和社会价值不冲突,得两手抓。 福耀科技大学开张后,第一批学生进实验室,测试新型材料,跟着团队调设备。曹德旺的奖学金,会落到这些年轻人头上。两百亿不是小数,但投对地方,就能撬动大动静。想想看,一所大学出的人才,散到全国工厂,制造业升级就有了底气。这不光是曹德旺一个人的事儿,更是企业家响应号召、投身强国建设的缩影。 曹德旺守实业几十年,没追房地产互联网的快钱。辞去董事长后,把精力全搁大学上。2025年10月,他正式卸任福耀董事局主席,专注慈善。网友有说慈善慷慨但对员工苛刻的,他回应说,企业得讲规矩,员工福利不低,去年人均年薪超二十万。话说回来,做实业本就苦哈哈,得平衡好发展和社会责任。 这大学建好,预计培养上万名高端人才。契合国家需求,政府支持力度大,土地审批快,政策倾斜多。曹德旺说,想让它成最有钱的大学,不是炫富,是要砸钱请顶尖师资,建一流实验室。钱投进去,回报是人才,是技术,是国家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