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小伙赴吉尔吉斯斯坦承包300亩农地,却被当地包工头强行安排与其小

语蓉聊武器 2025-11-11 11:35:21

2015年,山东小伙赴吉尔吉斯斯坦承包300亩农地,却被当地包工头强行安排与其小12岁的女儿成婚。两年后,尽管交流不多,他们却迎来了两个混血女儿。 2015年夏,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的农田里,山东汉子李磊正蹲在刚播下的胡萝卜种旁发愁——当地灌溉渠年久失修,再不引水,种子就要干死。 这时,骑着马的当地农户别克突然停在他身边,身后跟着17岁的女儿阿依古丽:“想引水,就娶我女儿,渠我来修,还帮你找销路。” 李磊当时攥着手里的锄头直冒冷汗。 他来这里才两个月,从山东泰安老家变卖了唯一的老房子,凑了15万来种反季节蔬菜,就是想躲掉家里的债务和相亲失败的难堪。 6岁进武术学校,10年习武只换来一身旧伤,父母去世后留下的外债压得他喘不过气,在工地当安全员时又因意外被辞退。 走投无路才在农业网站看到吉尔吉斯斯坦“土地便宜、气候适合种蔬菜”的信息,揣着一箱子蔬菜种子就来了。 别克看上李磊,是因为见过他的“轴劲”。 有次当地村民嫌工资低不愿帮着播种,李磊自己顶着40度高温干了两天,中暑晕倒在田里。 看到村里老人收割小麦困难,他主动用自己买的小型收割机帮忙,没收一分钱。 在别克眼里,这样肯吃苦、心善的人,比什么都靠谱。 可阿依古丽对这门婚事满心抗拒,她在镇上读高中,梦想是去首都学服装设计,一想到要嫁给一个语言不通的外国人,就偷偷哭了好几回。 第一次正式见面,李磊穿的格子衬衫洗得发白,说俄语时还夹杂着山东口音,把“种子”说成“石头”,逗得阿依古丽忍不住笑。 但李磊的细心慢慢暖了她的心:知道她怕晒,特意买了当地少见的遮阳帽。 听说她喜欢画画,托人从中国带了水彩笔。 农忙时,每天提前做好饭送到学校,保温桶里的菜永远是热的。 2017年阿依古丽成年,两人办了婚事。 在吉尔吉斯斯坦,别克杀了羊,邀请全村人在毡房里聚餐,李磊按照当地习俗,给每位长辈敬了奶茶; 婚后,语言成了最大障碍,李磊只会“浇水”“收割”等农活词汇。 可一次失误让两人关系更近。 阿依古丽误把除草剂当成肥料,洒在了半亩生菜上,李磊发现时,生菜叶子已经发黄。 他急得在田里转圈,阿依古丽蹲在地上哭,写下“我错了,以后我一定学好中文”的纸条。 李磊看着纸条,反而蹲下来安慰她:“没事,咱们再种,一起学。” 之后,李磊每天教阿依古丽三个中文词,从蔬菜名称到日常用语。 阿依古丽则教李磊说吉尔吉斯语,带他去草原认能入药的植物,教他做当地的薄皮包子。 2018年,大女儿出生,取名“李纳安”,“纳”取自纳伦州,“安”是希望她平安。 2019年小女儿出生,取名“李丝路”,纪念这段跨越丝路的缘分。 李磊的蔬菜生意也有了起色,他引进山东的优质生菜和彩椒品种,用自己学的大棚技术,让蔬菜在冬天也能上市。 后来通过别克的关系,卖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超市,一年能赚40多万,还雇了5个当地村民,给他们开的工资比当地平均水平高30%。 2020年,受疫情影响,蔬菜运输受阻,价格暴跌,生意眼看要垮。 这时,在迪拜开餐馆的朋友告诉李磊,当地华人多,特色中餐很受欢迎。 李磊和阿依古丽商量后,决定转行。 他们把农田交给别克打理,带着积蓄和孩子去了迪拜,在唐人街租了10平米的小店,开了“鲁吉风味面馆”。 李磊在口味上做了调整,把吉尔吉斯斯坦的羊肉和山东的面食结合,推出了羊肉焖面、孜然拌面。 阿依古丽负责接待,用中文、俄语、阿拉伯语跟客人沟通,还会给客人介绍每种面的特色。 创业初期很辛苦,两人每天从早上四点忙到凌晨一点,李磊揉面、煮面,阿依古丽收银、收拾桌子,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歇会儿。 为了吸引顾客,他们还推出“吃面送吉尔吉斯斯坦蜂蜜”的活动,慢慢有了回头客。 不到一年,小店就回本了。 2022年开了第一家分店,2023年又开了第二家,雇了8个员工。 同年,李磊帮阿依古丽注册了抖音账号“阿依古丽的面馆”,阿依古丽用流利的中文分享做面的过程,教网友说简单的吉尔吉斯语,很快有了80多万粉丝。 他们的故事还被当地华人媒体报道,拍成了短片《面馆里的跨国情缘》。 现在,李磊和阿依古丽在迪拜买了房子,两个女儿在国际学校上学,会说中、俄、阿拉伯三种语言。 阿依古丽会用山东方言给李磊的同乡视频,教他们做薄皮包子。 李磊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传统节日,会给别克寄迪拜的特产。 那场始于田垄的婚约,没有浪漫的告白,却让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在异国他乡互相扶持,从困境中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91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