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长远看,日本的明治维新失败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成功了!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

小茹吖 2025-11-11 14:16:01

从历史的长远看,日本的明治维新失败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成功了!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都是 19 世纪东亚两国面对西方冲击的自救尝试。可百年过后再回头看,明治维新看似赢了一时,却输了长远;洋务运动虽屡遭挫折,反倒为中国铺就了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明治维新的起点,满是急功近利的浮躁。他们没看透西方文明的本质,误以为技术发达的背后就是文化优越,轻信了 “全盘西化就能变强” 的鬼话。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 “脱亚入欧” 席卷全国:废除传统服饰,全民改穿西装;抛弃汉字,强行推行罗马字书写;连礼仪制度都照搬欧洲,把自己的文化根基凿得稀烂。 这种短视很快就显露出恶果。全盘西化让日本陷入了文化迷失,也催生了极端的军国主义。他们觉得跟着西方列强搞侵略就能分一杯羹,成了彻头彻尾的 “跟屁虫”。 二战时,日本死心塌地跟着德国法西斯,在亚洲掀起侵略战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霸权游戏从来都是强者的棋局,日本终究只是别人的棋子。 1945 年,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让广岛、长崎化为焦土,苏联红军横扫中国东北的日军,日本彻底战败投降,国家沦为一片废墟,数千万人付出了生命代价。 这场惨败,本质上就是明治维新功利主义的必然结果 —— 没有自身文明根基的支撑,靠依附和侵略换来的强大,终究是空中楼阁。 二战后,日本没吸取教训,又一头扎进了美国的怀抱,成了美国在亚洲的 “殖民地式盟友”。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给了日本不少经济扶持,日本经济在 20 世纪 60-80 年代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这种繁荣从一开始就带着枷锁,日本根本没有真正的经济主权。 1985 年,美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随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股市暴跌,经济陷入长达三十年的停滞,被称为 “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的经历证明,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再富也只是别人的 “提款机”,随时可能被拿捏。 再看中国的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踩准了长远发展的节奏。 洋务派没有盲目迷信西方,而是清醒地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核心主张 —— 学西方的先进技术,但绝不丢中国的文化根基和主权独立。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还修建了京张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等基础设施,为中国近代工业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不仅引进技术,更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他们创办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派遣幼童出国留学,詹天佑、严复等一批栋梁之才,都是洋务运动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才没有照搬西方制度,而是结合中国实际,为后续的现代化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 虽然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遭遇重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它留下的工业基础、人才储备和改革思路,却没有消失。 后来的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都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出海到 5G 领跑,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到光伏产业垄断全球市场,中国的发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洋务运动埋下的 “独立自主” 的种子 —— 不依附别人,不迷信权威,走自己的路。 对比两者的结局,答案一目了然。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像一棵树的生长,只有扎根自己的土壤,才能枝繁叶茂。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我飞的小号

我飞的小号

3
2025-11-11 14:32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洋务运动的失败是有目共睹的,你不能脱离政治谈经济,就满清那政治体制,啥也不可能成功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