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蔡阳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提起蔡阳,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关公刀下的冤魂”,觉得这小子纯属不自量力——巅峰时期的关羽刚斩了颜良诛了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风头正盛,他倒好,千里迢迢追上去送人头。 可咱要是真把三国的门道扒透了就知道,蔡阳能有这份胆子,绝不是脑子一热,他的武功、地位和背后的底气,都藏着被人忽略的真东西。说他是草包,那真是把这位曹营大将看扁了。 咱先掰扯清楚,蔡阳在曹操手下到底是个啥分量。他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小校尉,而是实打实的汝南太守,放在东汉末年,这职位相当于一方军区司令。 汝南是曹操的大后方,物产丰饶又挨着刘备的活动区域,能把这么关键的地方交给蔡阳,曹操对他的本事绝对是认账的。 你想想,要是没真本事,曹操能放心让他守着自己的粮袋子?光是这职位,就比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杀的那些关隘守将高了好几个档次,那些人最多算“关卡保安”,蔡阳可是“地方军政一把手”。 可能有人会说,曹操的评价不算数,那咱再看他的带兵实力。蔡阳可不是光会耍刀的武夫,他手下有三千铁骑,这在当时可是王牌部队。 东汉末年,一匹战马的价值相当于现在一辆豪华轿车,能养得起三千铁骑的将领,实力绝对顶尖。当年他听说外甥秦琪被关羽杀了,气得当场就拍了桌子,跑到曹操面前请命,要带着这三千人去追关羽。 曹操一开始还拦着他,不是觉得他打不过,是怕把事情闹大,影响和关羽的关系。你想啊,要是蔡阳没真本事,曹操犯得着拦他吗?直接让他去送人头得了,这反过来也说明曹操知道蔡阳真能跟关羽掰掰手腕。 说到这儿,就得提他追杀关羽的真正原因了,不光是为外甥报仇,还有股子不服气的劲儿。蔡阳本来就瞧不上关羽,觉得关羽不过是靠一匹赤兔马撑场面。 当年关羽在曹营的时候,蔡阳就总想找机会跟他比一比,可曹操一直护着关羽,没给机会。现在关羽杀了他外甥,又叛出曹营,这正好给了他名正言顺的理由。 在蔡阳看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的都是些小角色,根本不算本事,他要是遇上自己,肯定讨不到好。这种自信,不是凭空来的,是多年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再说说古城外那场对决,很多人只知道“一通鼓未尽,蔡阳头落”,可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当时关羽刚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上没日没夜地赶路,人困马乏,身边就几个随从,早就不是巅峰状态了。 而蔡阳呢?带着三千铁骑,以逸待劳,精气神儿正足。更关键的是,张飞在城楼上怀疑关羽降曹,拿着丈八蛇矛指着他,说要是不斩了蔡阳,就不认他这个二哥。 关羽这时候是背水一战,必须速战速决,不然连兄弟都做不成了。这种情况下,关羽肯定是拼尽了全力,一点都不敢留手。 而且民间还有种说法,说两人其实打了几十个回合都没分胜负。关羽一开始确实有点顶不住,蔡阳的刀法又快又狠,招招都往要害上招呼,关羽只能勉强招架。 后来关羽急中生智,故意喊了一嗓子:“你背后那人是谁?”蔡阳以为真有帮手,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就这么一瞬间,关羽抓住机会,青龙偃月刀一挥,才把他斩了。 虽然这是民间传说,但也能说明蔡阳的武功真不弱,要是正面对决,关羽想赢他没那么容易。要是蔡阳不回头,那场架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 咱再把蔡阳放到整个三国武将里比比,他绝对算不上顶级,但也妥妥的是中上游水平。比那些被关羽一刀秒的守将强多了,就算跟夏侯惇、徐晃这些名将比,他也未必落下风。 夏侯惇当年跟关羽打,也只是打了个平手,而蔡阳在曹营的地位和夏侯惇不相上下,曹操都 equally 看重他们。 要是蔡阳没遇到关羽,而是遇上张飞或者赵云,说不定也能打个有声有色,不至于落得个“送人头”的名声。 总结下来,蔡阳的武功到底有多高?这么说吧,他是曹营里数得着的用刀高手,能独当一面,能带三千铁骑,曹操都夸他刀法空前,跟巅峰关羽比虽然差了点,但也能撑上几十个回合。 他之所以敢千里追杀关羽,一是有私仇在身,外甥被斩,不报仇咽不下这口气;二是有实力支撑,多年的战场经验和一身好刀法给了他底气;三是有点傲气,瞧不上关羽的“虚名”,想证明自己比关羽强。 最后咱也得说句公道话,蔡阳输得不冤,他的对手是关羽,是整个三国里数一数二的猛将。换作其他将领,比如颜良、文丑,遇上当时背水一战的关羽,照样可能输。 但咱不能因为他输了,就把他贬得一文不值。要是蔡阳没那个本事,曹操不会让他当汝南太守,不会让他带三千铁骑,更不会有“刀祖宗”这个名号。 所以说,蔡阳不是不自量力的莽夫,而是个有真本事、有骨气的猛将,他敢追巅峰关羽,靠的不是傻大胆,是实打实的实力和底气。 要是你站在他那个位置,外甥被杀,自己又有一身本事,说不定也会跟他一样,提刀就追上去,你说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