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12日,俄罗斯指控乌克兰单方面终止谈判

卓康春风 2025-11-14 17:20:45

就在刚才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12日,俄罗斯指控乌克兰单方面终止谈判,称乌方违反换俘协议,原定1200人仅完成不到30%。乌方则宣布,因年内谈判无进展,年底前不再接触。 这事儿听着是“谁先撂挑子”的争执,但细看背后,全是算计。俄方高调喊话“乌方毁约”,其实是想在国际舆论场上抢道德高地——你看,不是我不愿和,是他们不要和平。同时,俄军在战场上也没闲着,最近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持续施压,明显是想用“枪炮+谈判”双管齐下,逼乌方让步。 而乌克兰这边,也不是真的不想谈。有分析指出,他们选择这个时候“暂停接触”,更像是在向西方盟友喊话:再不加快援助,我们真的撑不住了。过去几个月,美欧对乌军援多次延迟,F-16战机、远程导弹、防空系统都没能及时到位。乌军一天打200多场仗,弹药都快烧干了。这时候“罢谈”,其实是把压力反向传导给盟友,逼他们提速输血。 有网友说:“这哪是谈不拢,分明是两头要资源。”还有人调侃:“乌克兰用‘不谈’当筹码,俄罗斯用‘不退’当底牌,最后苦的还是前线士兵和平民。” 其实,这种“谈而不成,打而难停”的僵局,过去几年已经上演多次。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一度接近共识,结果布查事件一出,局势逆转;2023年南非和平峰会,几十国参会,俄方没参加,最后不了了之;今年初沙特会谈,西方推动调解,但缺乏实质进展。每一次,都是希望升起,又迅速破灭。 更让人揪心的是,战争拖得越久,和平就越难回来。士兵习惯了战斗,民众习惯了仇恨,政治人物也习惯了用“强硬”换取支持。有乌克兰老兵说:“我现在做梦都是炮声,已经忘了和平是什么声音。”也有俄罗斯家庭抱怨:“孩子问爸爸为什么不能去邻国旅游,我答不上来。” 可问题是,战争真的能打出一个让所有人满意的结果吗?历史告诉我们,几乎没有。一战打了四年,最后靠停战协议收场;叙利亚冲突十多年,至今没有真正解决方案;阿富汗更是几代人困在战乱中。真正的出路,从来不是谁彻底打败谁,而是找到一个“谁都能活下去”的平衡点。 现在俄乌双方都站在“不退让”的立场上,但和平从来不是靠立场赢来的,而是靠妥协换来的。就像两个人吵架,都等着对方先道歉,结果就是冷战一辈子。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等不起。 我们当然支持乌克兰保卫家园,也理解俄罗斯的安全关切。但解决问题的钥匙,不在战场上,而在谈判桌上。哪怕谈十次九次没结果,第十一次也可能迎来转机。 和平不是软弱,而是智慧;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活下去的选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卓康春风

卓康春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