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要急了!不是因为火箭没升空,而是中国空间站里竟没有一个英文,全是中文! 中国被挡在门外,只能自建体系,而这一切的起点,是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沃尔夫条款》,一个叫弗兰克・沃尔夫的美国政客,凭着些莫须有的“间谍事件”瞎嚷嚷,说中国偷美国航天技术、搞网络攻击,逼着国会通过了这个破法案。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禁止NASA和中国有任何官方合作,连说句话都可能违法。那会儿美国多嚣张啊,觉得把中国挡在航天合作门外,就能卡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永远追不上。 可他们忘了,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被卡脖子,你越封锁,我们越要自己干。 当年国际空间站建成,美俄牵头16国参与,愣是把中国排除在外。 后来NASA前局长博尔登回忆,2010年奥巴马本来都让他带队来中国考察合作,中国也大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一号的太空舱都让他们进,结果沃尔夫一看急了,不仅骂人家不懂规矩,还直接砍了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的预算,转头就推了这破条款。 这哪是怕“间谍”,分明是怕中国航天起来了,抢了他们的风头。 被堵死了路,咱们就自己开道。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2022年空间站全面建成,整整30年,几代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一开始啥都没有,人家美俄都发射9个空间站了,我们的飞船、火箭还在图纸上。 但咱不跟着别人抄作业,搞“三步走”战略,先搞载人飞船,再建空间实验室,最后拼空间站,20个月里密集发射11次,硬是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最快的组装纪录。 现在“天宫”空间站稳稳地在太空运行,国际空间站却老态龙钟,一会儿太空服漏水,一会儿设备故障,根本撑不到计划的2030年退役时间,美国能不急吗? 再说空间站用中文这事儿,有啥可稀奇的?当年美国搞国际空间站,全是英文界面,也没见他们为了谁改成中文啊。国际空间站用英语俄语,不就是因为美俄主导吗? 现在中国自己建的空间站,从设计到建造全是中国工程师、科学家挑大梁,他们干活用中文,设备标识自然也得是中文。 更关键的是,太空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遇到紧急情况,母语反应最快,这可是关乎航天员性命的大事,难道为了迁就美国,还要让咱们的航天员冒着风险用外语?别说用中文了,没给你用小篆都算客气的。 西方媒体还跳出来说不符合“国际标准”,这纯属双标,哪有什么天生的国际标准?以前航天领域美国说了算,英文才成了“标准”,现在我们自己有了空间站,自然能立自己的规矩。 连外国网友都看不过去,说“中国的空间站不用中文用什么”,还有英国退休工程师直言,这是中国自己的技术,用母语天经地义,那些指责的人纯粹是傲慢无知。 最讽刺的是,当年喊着要永久禁止合作的是美国,现在求着合作的也是他们。 NASA局长纳尔逊以前天天抹黑中国航天,现在态度180度大转弯,三番五次喊话要共享月壤,其实根本目的是想让美国航天员用我们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要是真退役了,美国短期内建不出新的,到时候全球就剩中国这一个空间站能用,他们的太空科研就得停摆。可《沃尔夫条款》还在那儿卡着,想合作都没门路,这不是自找的吗? 30年里,我们拿了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申请了4000多项专利,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一大堆领域发展。 美国以为封锁能拦住我们,没想到反而逼我们建成了全自主的航天体系。现在空间站用中文,就是告诉世界:中国航天站得住脚了,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标准,说了算。 美国急的不是中文标识,是自己的霸权地位要不保了,以前他们习惯了说了算,现在突然发现,中国不仅没被打垮,还在太空领域抢了先,以后想搞太空研究可能还得学中文,这种落差他们哪受得了。 可这怨不得别人,是他们当年亲手把合作的门关上的,现在门里的风景好了,再想进来,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