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男子承包了400亩地,全部种植向日葵。辛辛苦苦一年,眼看到了收割的季节,却遭到附近村民的哄抢和糟蹋,导致100亩的向日葵颗粒无收,损失高达50万。男子气不过,报警求助,村民:听说这里的向日葵不要了,看着大家都来摘,我们这才顺手摘几个,要是知道就不来了。本以为法不责众,结果,民警的处理让村民们傻眼了。 李先生至今想不通,自己从城里返乡盘活的四百亩荒地,怎么就成了村民眼里的“无主财产”。 他拿出全部积蓄,起早贪黑种了一年向日葵,就盼着收割后给家人一个安稳,可最后落到手里的,只有一百亩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农田,和五十万打了水漂的损失。 这场让他血本无归的风波,始于一句没人核实的谣言。 村里的张某听说李先生的向日葵快收割了,没问过地块归属,就四处跟人说“这些向日葵没人要了,赶紧去摘”。 消息在村里快速传开,不少村民动了占便宜的心思,觉得“大家都去,法不责众”,就算有事也轮不到自己。 七十多号人呼朋引伴,在11月1日清晨七点多,浩浩荡荡闯进了乌兰不浪村的向日葵地。 有人徒手掰着金黄的花盘,有人扛着镰刀直接割下整株,还有人特意开了三轮车、拖拉机来拉运。 大家在地里肆意穿梭踩踏,成熟的葵花籽有的被装进布袋带走,有的散落在泥泞里,不少没完全成熟的花盘被硬生生折断,好好的农田瞬间变得一片狼藉。 当时正在家休息的李先生,接到工人急得发颤的电话后,连衣服都没顾上整理,就急匆匆赶往地里。 他站在田埂上大声制止,可村民们要么假装没听见,要么继续埋头“采摘”,根本没人理会他的劝阻。 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当场报警,盼着警方能尽快控制局面。 民警赶到后,迅速控制了现场三十名村民,但剩下的四十多人趁着混乱,钻进附近的村子里跑没了踪影。 直到被拦下,那些村民还一脸无辜地辩解,说自己是听了别人的话,要是知道这些向日葵是有人种的,肯定不会来。 可他们不知道,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是李先生心疼村里闲置资源才接手的。 上级部门委托他打理这片多年未耕种的荒地,从春天选种育苗,到夏天顶着烈日浇水施肥,再到秋天看着花盘慢慢饱满,每一步都耗着他的心血。 这场哄抢让一百亩向日葵三成被抢走,七成被糟蹋,最后颗粒无收,相当于毁了他全家的指望。 事件发酵后,各方的说法更是让局面变得复杂。 11月14日,呼和浩特公安局新城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明确将这起事件定性为“葵花被盗”,截至通报发布,已经累计行政拘留八个人,剩下的涉案人员还在进一步追查中。 可事发地的村干部却有不同看法,他说李先生是外地人,村民们有的就拿了一两个,只是拿得多了才变成这样,这算不上哄抢,顶多是“收割别人的收成”。 大青山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则补充,一开始只是零星有人采摘,因为向日葵成熟后没及时收割,值守的人又少,没拦住,后来大家觉得没人管,才慢慢变成了群体性的哄抢。 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折射出的是对“公私财产”的认知偏差。 而这样的偏差,并非第一次引发类似事件。 前阵子赤峰就发生过一起几乎一模一样的事,有人散布“白菜免费砍”的谣言,二十亩即将丰收的白菜被村民哄抢一空,种植户直接损失超过八万元。 2023年河南某村也出过这样的糊涂事,村民们听说种植户的十五亩红薯没人管,就集体去开挖,最后让人家的作物全毁,血本无归。 这些事儿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借着“人多势众”的底气,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把别人的合法财产当成了可以随意侵占的“便宜”。 可法律从来不会因为参与人数多就网开一面。 《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里早就有明确规定,哄抢公私财物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次警方拘留八个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法不责众”从来都不是违法的挡箭牌,不管多少人一起做违法的事,都得付出应有的代价。 现在这起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那些趁乱逃跑的村民能不能被全部追责,李先生的五十万损失能不能追回来,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只希望后续能有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明白,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容侵犯,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付出,谁的心血都不该被这样白白糟蹋。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