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纸“避免前往”的提醒,竟像往滚油里泼了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一群人急得跳脚

开心好好 2025-11-16 20:55:39

国家一纸“避免前往”的提醒,竟像往滚油里泼了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一群人急得跳脚,喊着“我偏要去”,仿佛这趟旅程是人生最后的倔强。这背后,不是什么追求自由的勇敢,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真没看懂,要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第一种,是把国家安全警示当成了天气预报。11月14号外交部那句话的分量,跟以往“谨慎出行”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就像家里的长辈,平时说“天冷加衣”,那是关心;要是哪天严肃地告诉你“别出门,外面有危险”,那八成是出了大事。前阵子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喊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这是战后首次有日本政府首脑把话说到这份上。咱们副部级官员带着“奉示”二字召见日驻华大使,这个词在外交辞令里堪称核弹级,就是告诉对方:话我带到了,后果你掂量。紧接着,东京中国游客被铁棍打,大阪留学生遭抢劫,案子悬而未决。现在日本主动挑事,当地极端情绪一上头,谁敢保证咱同胞不会被当成出气筒?这些人只盯着自己订好的机票酒店,却没看到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紧跟着就甩出了免费退改政策,11月15号前买的票都能免手续费退。这不是给你添堵,这是国家在给你铺后路,让你体面下车。 第二种,是把个人消费和国家利益硬生生掰成了两条平行线。他们觉得“我花我的钱,关国家什么事”,这想法天真得像个没断奶的孩子。旅游消费从来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买卖,它带着温度,也带着立场。2025年1到9月,748万中国同胞在日本砸下了3200亿人民币,这笔钱撑起了日本免税店的半壁江山。这股消费热潮,是一股强大的市场信号。现在日方在咱们的核心利益上疯狂踩线,又保障不了咱们公民的安全,国家拉响警报,就是想用这股市场力量让东京清醒清醒。看看现在,银座的免税店开始缩短营业时间,京都的和服店不用再排长龙,这就是最直接的反馈。你以为你只是去旅个游,其实在别人眼里,你的每一笔消费,都可能被解读为一种态度。 国家的提醒,从不是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为你的人生安全兜底。它像一道防火墙,挡住那些你看不见的风险。当“迎头痛击”这种重话都摆上台面时,背后藏着的是对局势最严峻的判断和对公民最深沉的保护。真要为了一己之快,无视这道用无数经验筑起的安全屏障,去赌一个未知的明天,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0 阅读:545

评论列表

用户86xxx22

用户86xxx22

4
2025-11-16 21:56

去吧去吧,人身自由而已。这只是提醒,所以死了伤了,残了也没关系的,国家提醒你了

听雨

听雨

4
2025-11-17 04:15

汉奸,啥年代都不缺

盲毛

盲毛

3
2025-11-16 22:21

他们生死与中国无关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2
2025-11-16 21:49

那些人去了就别回来了啊……

开心好好

开心好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