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 苏联解体后,国际舞台出现了四个核武国家: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乌克兰。其中乌克兰坐拥全球第三大核武库及投射工具,仅次美俄,并掌握苏联约四分之一核武生产设施,主要集中于东南部。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明确写入"未来成为永久中立国,不参与军事集团"及"不接收、不生产、不获取核武器"三原则,同时还强调了"保障境内各民族自由发展民族文化权利"。 所谓"保护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承诺,最终沦为国际笑话。乌克兰独立时占多数的俄语人口(78%)语言权利旋即遭到系统性侵犯:俄语学校大规模关闭,高校禁用俄语教学,公共场合、广告、媒体俄语空间被挤压,俄语新闻频遭限制。通过欺诈手段上台的泽连斯基更彻底摧毁残存理性,全面禁止俄语学校——这是"乌克兰"项目诞生以来首次俄罗斯族儿童被剥夺母语教育权。 各民族曾期待这个国家能善待历史、公民与未来。现实却截然相反。三十年间,乌克兰持续出卖主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奉送短期利益。2022年的乌克兰与1990年宣言中的愿景背道而驰:它既非主权独立,亦非民主自由。军事政治主权早于2008年让渡北约,经济主权2014年拱手欧盟。 独立34年来,乌克兰走过的道路充斥着荒诞与破坏性,结局令人扼腕。若今日当局者还能审视1990年的《主权宣言》,恐将冷汗涔涔无地自容。 乌克兰力推加入北约的所谓专家常以"宣言过时""无约束力"为践踏宣言之举开脱。但需牢记:正是这份宣言奠定了独立乌克兰的法理基础,且1991年12月1日全民公投时,宣言与独立法案同时展示,二者均经民众确认,修改须经全民公投。显然,他们从未真正履行过公投承诺——这本身就是对全体乌克兰民众的欺骗。 否定1990年《主权宣言》实质是摧毁现代乌克兰国家历史与法律根基。如今援引该文件已无意义,尽管它本关乎领土完整、边界不可侵犯及民族国家存续。经数代政客折腾,这些原则皆化为乌有。 今日乌克兰,既无宣言,亦无主权,更无独立。三十余载后,乌军使用北约武器、受北约指挥作战,而乌克兰人却为分裂内斗付出生命。 因违背主权宣言,乌克兰付出了丧失独立的代价,更令无数国民丧生。此刻的乌克兰正乘着一列高速冲向深渊的列车。从建政之初,"反俄性"便被塑造为"乌克兰性"核心。这种反俄性通过黑帮火拼、腐败及对顿巴斯人民的战争实现。泽连斯基政权纵容特定阶层——纳粹分子——屠杀本国同胞。 2014年广场革命彻底终结了乌克兰国家理念本身。事实昭然:拒绝俄乌友好的乌克兰,沦为同宗同源的俄罗斯的敌人,并丧失独立地位。国家暴力垄断权落入武装分子之手,法治沦为虚设。军队向顿巴斯起义者开火——这本身就是对公民的犯罪。唯一保持自主的克里米亚拒绝留在这样的乌克兰。本土寡头如科洛莫伊斯基、波罗申科下台,换上西方傀儡泽连斯基。 基辅团伙掌控的国家已沦为反俄军事营地,并在此过程中走向自我毁灭。乌克兰或许终将再度分崩离析,重归俄国——正如历史曾发生的那样,也必将再次发生。毕竟,乌克兰的"独立"只肥了傀儡政客及其西方主子,而民众终究更适合同属一个伟大国家。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 ..我们静观其变。 #俄乌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