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金灿荣教授的观点,不要怪大陆在两岸问题上决策较慢,当大陆决定推动统一,就不会

文史啊旺 2025-11-16 23:50:13

支持金灿荣教授的观点,不要怪大陆在两岸问题上决策较慢,当大陆决定推动统一,就不会停下来。 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邓公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那时候中美刚建交,两岸关系还卡在冷战余波里。大陆没急着硬来,而是先调整思路,从“一定要解放台湾”转向和平统一路径。这一步棋走得稳,1979年元旦的《告台湾同胞书》就明确了停止炮击、推动交流的信号。之后,1980年代,大陆逐步放开两岸经贸、文化联系,1987年台湾地区解严后,老兵探亲潮水般涌来,上万人次返乡,这不光是情感层面,更是政策红利落地。邓公思路是,先用和平方式拉近距离,再谈制度安排,避免硬碰硬伤了和气。但这不是退让,而是战略耐心。到了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会谈敲定“九二共识”,双方口头确认“一个中国”原则,各有表述。这共识成了两岸交流的底线,2008到2016年马英九时期,两岸直航、ECFA落地,经济融合深度推进,年均贸易额超2000亿美元。金教授常说,这些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积累,大陆每一步都留了后手,等岛内自己醒悟。 可岛内呢?国民党这几年折腾得够呛,派系林立,像一盘散沙。郑丽文10月18日当选主席,本来被寄予厚望,她从绿营转蓝,喊出“九二共识”能带来和平,还说愿访大陆交流。听起来不错,但细看她的就职演讲,11月3日那场,她绕着“百年两岸和平”打转,就是不碰统一实质。国民党内部,赵少康这些老将质疑亲中路线,军系、黄复兴党部各拉各的,郑丽文上台没几天,就得应付党内中常会拉锯。她11月7日在研讨会上重提“九二共识”,强调2008-2016年的交流模式,但这不就是维持现状的变奏曲吗?金教授点破了,国民党就算郑丽文掌控大局,也顶多在话术上迎合大陆,骨子里还是拖延战术。别忘了,郑丽文上任后第一件事儿是11月12日会见美国在台协会处长谷立言,谈台海稳定和区域安全,这不就是在两头下注?大陆欢迎国民党来谈,但清醒得很,统一的主导权不在岛内政党手里。苏起这些台湾地区学者倒是看清了形势,他11月6日在台北论坛上喊话,三党该协力开展两岸对话,不然“百年未见大危机”就砸下来。苏起说,统一进程已启动,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大陆不会等2028年台湾地区选举了,美国那边也靠不住,台湾地区对美不值钱,早晚被低价卖掉。可惜,岛内多数人还沉在“台独”或“独台”幻觉里,民调显示,超过六成民众不接受两岸统一,苏起的呼吁听听而已,实际影响力有限。 这就引到金教授的另一个关键点:统一靠大陆自身力量,14亿民众的意志加上解放军的硬实力,才是压舱石。说实话,大陆决策看似慢,是因为在积蓄这种力量。经济上,GDP稳居世界第二,2024年对台湾地区出口超2000亿美元,岛内企业离不开大陆市场。民众层面,统一共识如磐石,2025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反复强调“祖国统一势不可挡”,这不是喊口号,是民心所向。军事上,更得严谨说。解放军这些年现代化提速,东部战区常态化海峡演习,2025年上半年已开展多次联合火力打击和封控行动,模拟精确制导打击台湾防务部设施,覆盖金门、马祖等外岛。福建舰这事儿就典型,2025年5月完成第七次海试,11月5日在三亚军港正式入列,排水量8万吨,电磁弹射系统让它能高效起降歼-35和空警-600。9月12日,福建舰穿越台湾海峡,伴随两艘055驱逐舰和综合补给舰,航行轨迹显示从东海西南向驶向南海,日本防卫省监测到后紧急通报盟友。这不是秀肌肉,而是常态化训练,声明明确“不针对特定目标”。辽宁舰守北方,山东舰和福建舰镇南海,三航母编队已形成梯次部署,远洋护航能力跃升。金教授在节目里和唐湘龙聊过,福建舰的设计目标是应对美军干预,不是专为台湾地区,而是整体战略。 大陆的“慢”其实是高明。1992共识后,大陆没急着推“一国两制”细节,而是让岛内尝甜头。马英九时代,两岸领导人会晤10周年刚过,郑丽文还借这东风谈和平,但大陆已从被动转为主动。2025年10月28日,新华社署名文章重申“祖国必然统一”,点明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郑丽文访大陆意愿时,说欢迎但坚持“九二共识”,这底线不动摇。金教授强调,非和平统一选项虽在,但大陆优先和平路径,因为14亿人要的是长远稳定,不是一时痛快。岛内精日势力和“台独”顽固分子不除,统一不算完,但大陆有耐心,先用经济、文化蚕食,再用军事实力震慑。苏起呼吁的“最后机会”,大陆听见了,但不会被动等,得自己掌握节奏。两岸一家亲,早统一早好,台湾地区同胞也能更快享大陆红利。金教授这话说透了,别怪大陆慢,怪就怪岛内总想取巧。统一大势,谁也挡不住,早认清,早安稳。

0 阅读:77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