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安世半导体的企业说起。这公司原本是欧洲的 “落魄贵族”,2019 年被中国闻泰科技花 330 多亿救活,如今已是全球车规级芯片的龙头。中国资本投入真金白银,让东莞工厂撑起了 70% 的封装产能,国内市场贡献了一半以上的营收,才算有了今天的规模。 可 2025 年 10 月,荷兰突然翻脸。先是法庭暂停了中籍 CEO 的职务,把闻泰持有的近九成投票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还要求设立 “一票否决权” 的监事会。更让人看不懂的是,10 月 21 日中荷商务部长的跨洋谈判,荷兰方面避而不谈夺权的核心问题,只拿 “合规” 当挡箭牌,这场对话最终不欢而散。 荷兰没料到,这通谈崩的电话成了中国反击的信号。第二天,安世中国就发了封致员工信,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咱们只认中国法律,听国内法定代表人的指令,工资奖金都由国内账户发放,跟荷兰总部没关系。 这步棋直接戳中了要害。东莞工厂的工人根本不理会海外的指令,生产线照常运转,只是订单优先供给国内企业,排期都排到 2026 年 1 月了。荷兰总部看似抢了控制权,实则拿到一个空壳,毕竟核心产能和市场都在中国手里。 紧接着第二记重拳落地,安世中国宣布所有交易一律用人民币结算,不再接受美元和欧元。这一下可急坏了欧洲车企,大众、宝马这些巨头超 12% 的车载芯片都来自安世,一辆车要用上千颗这类基础芯片,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商。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出台了出口管制政策,安世中国的成品元器件不能随便出口。德国汉堡工厂生产的晶圆运到东莞加工好,却出不了中国海关,欧洲车企的库存一天天见底,新供应商认证至少要等几个月,完全赶不上趟。 欧盟这下坐不住了。10 月 23 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专门打了两小时视频电话求和,主动邀请中方高层去欧洲见面,还把原本的常规对话升级成 “升级版” 出口管制会议,明显是服软的信号。 荷兰的处境更尴尬。之前跟着起哄限制技术出口,现在却要忙着和第三方托管机构商量,怎么把投票权还回去。要知道,欧洲车企的抗议信已经堆成了山,荷兰的农产品、花卉等优势产业也面临反制风险,每天经济损失就达 230 万欧元。 其实这不是荷兰第一次针对中国。从 2023 年开始,荷兰就一步步收紧半导体设备出口,先是高端光刻机要许可证,后来连已卖出设备的维修都卡脖子,2025 年更是直接冻结中企控股的资产,配合外部势力的技术封锁。 中国的反制之所以这么有力,靠的不是威胁,而是实打实的产业实力。全球 98% 的稀土都来自中国,这是半导体和汽车产业的关键材料;安世的核心产能扎根中国,掌握着全球车规级芯片的供应命脉。这些不是凭空来的,是多年来市场合作和技术积累的结果。 现在布鲁塞尔的会议越来越近,这成了欧洲的最后机会。但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合作可以,规矩得守。市场经济不是想抢就抢的儿戏,中企的合法权益也不能随便牺牲。 这场博弈让全世界看清,全球化时代里,谁都离不开谁。荷兰想当 “马前卒”,最终却让自己和欧洲盟友付出了代价。中国的反击,与其说是 “杀鸡给猴看”,不如说是在维护公平的市场规则。 毕竟,尊重和互利才是国与国、企业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你觉得荷兰会拿出真正的诚意解决问题吗?欧洲汽车业能顺利度过这次危机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新浪财经——不装糊涂了?“欧洲还是担心:荷兰不给中国晶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