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

烟雨评社 2025-11-17 11:36:58

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看不懂。第一件,他没参加普京11月5日主持的安全会议重要会议。第二件,他不再是G20峰会的俄罗斯代表团团长。 这场议论的起点,是 11 月 4 日克里姆林宫突然发布的公告,明确由奥列什金带队参加 G20,代表团里有外交部副部长潘金,却唯独不见拉夫罗夫的名字。 要知道 G20 是俄罗斯对接全球经济议题的核心平台,拉夫罗夫此前每次参会都会围绕能源安全、多极化秩序等议题发声,突然被替换的操作,让不少外交观察者立刻绷紧了神经。 没想到第二天,更大的疑问来了,普京召集全体高层开安全会,议题直指美国核战略调整这等关乎国家安全的核心事务,电视画面里却始终没出现拉夫罗夫的身影。 外界很快梳理出三种最可能的猜测,最先被提及的是健康问题。今年 75 岁的拉夫罗夫已经当了 22 年外长,常年高强度的外交斡旋早就透支了身体,去年 4 月俄罗斯政府换届期间,就有传言说他可能因年纪太大退下来,转至上议院主管能源事务,当时甚至传出副总理诺瓦克会接任外长。 只不过那会儿美国刚换届,国际局势变数多,普京需要外交部保持稳定,才暂时留住了他。如今接连缺席重要会议,难免让人猜测是不是身体撑不住了,毕竟这种级别的高层不会无故缺席涉核战略的会议。 另一种更具戏剧性的说法,指向了外交工作的失误。10 月下旬拉夫罗夫曾受命对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为普京和特朗普的第二次会晤铺路,可就在两人通话前,俄罗斯外交部给美方发了份乌克兰问题备忘录,在领土归属、乌克兰入约等问题上态度强硬,直接让通话氛围变得紧张。 鲁比奥事后告诉特朗普 “俄罗斯不愿谈判”,导致美俄峰会直接取消,双方在核试验等问题上的对抗也随之升级。 有消息说,这份备忘录可能是拉夫罗夫没征得普京同意就发出的,想展现俄方强硬立场,结果却搞砸了沟通机会,让普京颇为不满。不过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很快否认了 “两人关系紧张” 的说法,还明确表示拉夫罗夫会继续留任。 最耐人寻味的猜测,则关乎俄罗斯高层的 “更新换代”。这几年普京一直在推动军政系统的年轻化,军队里大批 50 后、60 后老将被换下,70 后、75 后将领纷纷走上军区、兵种司令的岗位。 政府系统里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头,比如 1969 年出生的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1977 年出生的副总理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甚至还有 1986 年出生的工业部长阿利哈诺夫。 相比之下,拉夫罗夫和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内政部长科洛科利采夫这些老将,已经成了中枢里的少数派。普京现在大力提拔中生代,很可能是在为未来的权力交接铺路,打造一支年龄合适、能应对复杂局势的执政团队,换掉拉夫罗夫或许只是这盘大棋里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接替拉夫罗夫担任 G20 团长的奥列什金也不简单,作为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他直接对接普京核心团队,这次带队还带上了总统专家管理局和财政部的官员,显然更侧重经济议题的沟通。 而缺席安全会议的拉夫罗夫,虽然没公开露面,但其分管的外交部副部长潘金仍在 G20 代表团里,说明外交部的职能并未被完全架空。这种安排既避免了外界过度解读,又悄然完成了议题分工的调整。 现在外界还在盯着拉夫罗夫的下一步动向,毕竟这位经历过冷战、见证过苏联解体的老外交家,早已成了俄罗斯外交的符号。 无论是健康原因、工作失误还是换届铺垫,这两次 “失约” 都折射出俄罗斯在内外压力下的调整,而克里姆林宫的低调回应,更让这场政坛悬念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色彩。 一个国家的外交,最终还是要为国内发展服务的。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能让经济稳步发展,那才是真本事。俄罗斯这次的转向,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国家之间的相处,从来都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

0 阅读:53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