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智库提醒:如日本武力介入台海,朝鲜必然反击! 朝鲜官方曾明确表态:一旦中国军队与日本交战,朝鲜将站在中国一边。 日本最近都做了什么呢?引起了众怒! 日本近期的系列操作已突破常规尺度,11月7日,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时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将动用武力介入。 在中方提出强烈抗议后,其仍拒不撤回该言论,这是战后日本在任首相首次明确将武力介入台海摆上台面。 日本在言论之外已展开实质动作,今年3月,日本专门组建“海上运输群”,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该部队的部署目标直指台海与钓鱼岛方向。 10月的综合军事演习中,自卫队动用39个机场、港口实施战机起降与军事运输演练,北起北海道、南至冲绳,数十处基础设施完成军民两用改造,显示其正推进全域作战准备。 日本的军备扩张已进入加速阶段,2022年修改“安保三文件”后,日本彻底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目前正同步研发10余种导弹,最远射程可达3000公里,同时大规模储备弹药。 按照规划,2027年其防卫预算将提升至GDP的2%,此举已超出“自卫”范畴,实质是打造进攻性军事力量。 日本态度强硬的原因,需从历史与现实层面剖析,历史上,日本对台湾实施50年殖民统治,国内保守势力始终存在扭曲的“台湾情结”,自民党内甚至存在“台湾帮”势力。 当前,日本借“中国威胁论”炒作台海议题,一方面可牵制中国在东海的维权行动,另一方面可争取民众对扩军的支持,最终目标是摆脱战后体制束缚,重建“军事大国”地位。 更关键的是美国因素,现在特朗普是第47任总统,美日同盟看似牢固,但美国亚太战略藏着不确定性,特朗普早放出话要日本多掏防卫费。 日本想借着美国撑腰搞事,却没算清自己的斤两——当年安倍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如今高市把集体自卫权搬出来,都是在给自己挖坑。 这时候再看朝鲜的表态,就懂其中分量了,朝鲜和日本可是“千年宿敌”,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日本当局煽动民众屠杀旅日朝鲜人,百年过去不仅不道歉,还在篡改历史,朝鲜《劳动新闻》早放话要“清算”这笔账。 对朝鲜来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是致命威胁,遏制日本扩张和维护地区平衡,与中国立场天然一致。 可能有人觉得朝鲜是说说而已?别忘了历史教训。 1950年代的战争中,中朝就曾并肩作战,这种战略互信刻在骨子里。如今日本在半岛周边频繁搞联合军演,还帮美国吆喝“朝鲜威胁”,朝鲜早把日本列为主要安全隐患。 一旦日本介入台海对华动武,朝鲜从侧后方施压,既能打击宿敌,又能减轻中国压力,完全符合其战略利益。 澳大利亚智库的预警,其实点破了一个关键逻辑:日本介入台海绝非“中美博弈支线剧情”,而是会触发“东北亚连锁反应”。 朝鲜的导弹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其短程导弹覆盖日本全境毫无压力,真要是反击,日本本土的军事基地、弹药库就是首要目标,之前改的那些军民两用基建,瞬间会变成活靶子。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内的反应,高市早苗的狂言一出,在日华侨和琉球民众先炸了锅,纷纷抗议这种把国家拖入战火的危险言论。 要知道,琉球(冲绳)离台海最近,真打起来最先遭殃,当地民众对日本政府的扩军计划早就怨声载道。 这里得纠正个常见误区:不少人觉得日本有美国撑腰就敢为所欲为。但特朗普政府的算盘打得精,真到动真格时,美国未必愿意为日本火中取栗。 反而日本一旦被拖入台海战事,其本土安全、能源运输线都会被彻底打乱,经济命脉可能瞬间断裂,这可不是增加点防卫预算能扛住的。 再看历史轮回多讽刺,80年前,日本以“生存危机”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最终战败投降,把窃取的台湾还给中国。 80年后,高市早苗又拿“存亡危机事态”说事,简直是踩着历史的旧脚印往火坑跳。当年日本连中国都打不赢,如今再加上一个早想清算历史旧账的朝鲜,后果用脚想都知道。 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日本的一系列操作,是在破坏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根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这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日本作为战败国居然敢公然挑战,难怪会引发众怒。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轮不到日本指手画脚。高市早苗们鼓吹武力介入,本质上是把日本民众当赌注。 澳大利亚智库的提醒也好,朝鲜的明确表态也罢,都是在给日本敲警钟。真要是把战火引到自己家门口,到时候可没人能救得了他们——毕竟玩火者,迟早要被火焚。 MCN双量进阶计划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