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婴儿因为心脏“房间隔缺损”,需要手术,没想到手术失败,孩子妈妈质疑医院有问

尘字心之所向 2025-11-17 22:04:59

宁波一婴儿因为心脏“房间隔缺损”,需要手术,没想到手术失败,孩子妈妈质疑医院有问题,因为孩子去世时眼角还挂着泪,不敢想象她经历了什么! 这个小宝宝是个早产宝宝,出生才5个月。 家长带着她去医院,心脏科一位陈姓主任医师当时告知,这是“常见简单微创手术”,风险只有2%,预计2.5到3小时就能完成,费用约4万元,并强调手术不会影响发育。 可实际手术却完全不是预期那样。 原定3小时左右的手术,实际持续了7小时10分钟,从进手术室到出来将近9小时。 术中还发生了动脉破裂大出血,失血量达1500毫升,不得不紧急转为开胸抢救。 但这些都是当妈的事后才知道的,出事的时候压根就没人通知! 更让家属难以接受的是,孩子术后被送入PICU时已生命垂危,院方却曾称“手术成功”,直至约6小时后才宣告死亡。 家长见到孩子时,发现孩子全身青紫,眼角还挂着泪痕,瞬间就绷不住了! 此事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评论说:“说句公道话,没必要炒作‘离世时流泪’,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也有网友感到揪心:“那挂着的泪痕是不是说明孩子曾清醒过?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这事之所以让家长感觉不舒服,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医生术前说的“简单低风险”和术中突发的大出血、紧急开胸,信息差大得像隔了条鸿沟。 手术知情同意,不是走流程,而是托付生命的契约! 医生告知的2%风险,对医院来讲就是个概率,对家庭却意味着全部。 再小的概率,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所以敬畏心一刻不能松。 危机时刻的沟通透明更是信任的“救命稻草”。 手术严重超时,情况危急,家属却蒙在鼓里。 这好比家人坐飞机,原定3小时航程,飞了7小时还没消息,谁能不崩溃?及时的沟通,是焦虑时最好的镇定剂。 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医疗的进步,不仅在于技术的攀登,更在于对生命尊严的守护。

0 阅读:70
尘字心之所向

尘字心之所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