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发布前夕...依旧在回忆那晚的小鹏发布会,有几句问答还是值得思考。 那天坐在发布会现场,我以为自己只是来听一场关于“小鹏的增程”的技术发布,没想到最后记住的,是几句比技术更有力量的回答。现在回想起来,有三段群访 Q&A,至今让我觉得小鹏这家公司有点意思。① 当被问到“是不是为了海外才做增程?”我记得大师兄何小鹏停了一秒,只说了一句特别真实的话:“我们原来很多区域卖不好,是因为没有适合当地使用的车。”说白了,中国也有大量家庭,就是需要不焦虑、够长途、够省心的解决方案。增程不是为了海外,是为了用户、为了市场、为了把基础重打一次。所以小鹏做增程不是“转向”,而是“补上自己的短板”。② 有人质疑:别人都在做增程,小鹏的“超级增程”到底独特在哪?顾捷顾总的回答,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关键不在指标堆到多高,而是我们的内功是否更扎实。”他举了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同样是1600km续航,但 X9 后桥同时塞进大电机 + 后转向 + 大油箱 + 三排电动收纳,这是“别人很难做到的集成度”。原来所谓的“超级增程”,不是把油箱做大、电池做大,而是把效率做到极致,把结构做到极致。因为这部分技术细节,普通用户是看不懂的,但“能耗怎么这么低、空间怎么这么好用”就是结果。③ 还有个问题:剪开机器人的那一刀,到底心不心疼?大师兄笑了,但这段话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触动:“他们觉得那就是他们养的娃。”“但如果这样能让99%的非行业用户更相信机器人,这就是胜利。”那一秒让我感受到,他们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在赌一件事,让更多非技术人“愿意相信”中国能做出真正的人形机器人。那一刻 IRON 走下台的背影,我至今记得,在现场那场景真的足够让人动容写在最后如果说小鹏这次发布会让我获得一个感受,那就是:这是家仍然相信长期主义的公司。不管是被推动了五次才落地的增程,还是被反对了无数次才“剪开”的机器人。
写在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发布前夕...依旧在回忆那晚的小鹏发布会,有几句问答还是
紫霜聊汽车啊
2025-11-18 11:26: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