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色列方面突然表态了。据Axios披露,它只在美方向沙特出售F-35与沙特和以方关系正常化挂钩时才愿意点头,并警告若不附带任何关系让步就供货,这是个错误。 以军从2016年开始接装F-35I“亚迪尔”,目前已形成稳定的作战节奏。对它来说,隐身机带来的先手和信息优势,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放到沙特的机库去看,主力是80多架F-15SA和一批“台风”,航电和火控都不弱,但缺少隐身这一环。以色列把F-35和关系挂钩,就是在抬准入门槛。 阿联酋的经历能说明问题。2020年签署关系正常化后,F-35交易一度推进,但因美方条件与技术保护要求,后续放慢,至今未交付。这不是只看钱的买卖。 反过来,土耳其在2019年因S-400事件被移出F-35项目,连已经训练的飞行员都回不了原机型。对比之下,沙特要想拿到,约束条款几乎肯定会很多。 美国这边也在平衡。一端要保证以色列的领先,另一端又要稳住沙特。近年对卡塔尔的F-15QA、对科威特的F/A-18E/F,就是用不同型号维持梯队。 一旦沙特直接获得F-35,区域空中序列会被改写,阿联酋、卡塔尔也会调整采购方向。以色列担心的不只是邻居添了新机,而是整条力量排序变化。 技术层面更细。F-35牵涉软件、数据链、维护和武器库,权限多在美方手里。以色列的F-35I做了本地改装,接口更灵活;沙特即便买到,也大概率是更封闭的配置。 这就解释了以方的警告——如果不在关系层面同步推进,让利雅得拿到F-35,会让它的空中优势被稀释。把关系正常化纳入条件,是把不确定压到更小。 还得看时间轴。F-35从签约到交付往往需要数年,飞行员、维护团队和基地设施也要同步升级。沙特眼下更紧的是防空、巡飞弹拦截和长航时无人机对抗,这些不靠一型隐身机就能立刻补齐。 所以这事短期难以拍板。美国看整体盘子,沙特要算投入产出,以色列先把底线亮出来,让谈判范围可见。 归拢一句话:不是一桩普通军购,而是多方在同一议题上的较量。关键在于谁先拿出可落地的关系安排,谁就握住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