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因背包带勾住了火车,而被卷入火车下不幸而亡。

韫晓生 2025-11-18 16:56:13

[太阳]1992年陈忠和的第一任妻子因背包带勾住了火车,而被卷入火车下不幸而亡。3年后,陈忠和想娶小自己11岁的女排姑娘李东红,就在两人准备结婚时,却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强烈反对……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陈忠和)   1992 年,32 岁的他正在福建体工队的训练馆里忙得热火朝天,指导队员打磨扣球、拦网的技术细节,而他的妻子王莉莉正急匆匆赶往火车站准备出差,谁也没料到,这竟是夫妻二人最后的告别。   当天下午,一通来自福州铁路医院的电话突然打破了训练馆的喧嚣,听筒里传来的噩耗像重锤砸在陈忠和心上,让他瞬间浑身发软 —— 王莉莉去世了。   这个消息把陈忠和原本安稳的生活炸得粉碎。那时,他和王莉莉已经携手走过八年时光,三岁的女儿陈珑还懵懂地以为妈妈只是暂时出门,压根不懂 “永远不会回来” 意味着什么。   往后的日子里,陈忠和成了里外一把抓的单亲爸爸,一边要扛起体工队的训练重任,一边得笨手笨脚地操持家务、照顾女儿的吃喝拉撒。   每到夜晚,看着女儿抱着妈妈的旧衣物默默抹泪的小模样,陈忠和的心就像被针扎似的疼,只能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在无声的泪水中熬过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   生活的重担加上心底创伤,让这个原本爽朗爱笑的教练,渐渐变得沉默憔悴。时光悄悄滑过三年,1995 年初春的福建体工队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队员,22 岁的李东红就是其一。   这个梳着马尾辫、眼里有光的女排姑娘,早就听说了教练陈忠和的遭遇,训练结束后,她总主动留下来,软磨硬泡要帮着照顾陈珑。   一开始,陈忠和怕麻烦队员,次次都婉言谢绝,可李东红的执拗和真诚慢慢融化了他的顾虑。从那以后,训练馆外总能看到李东红蹲在地上给陈珑讲故事,总能把小家伙哄得眉开眼笑。   在她的陪伴下,陈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渐渐放下了戒备,把这个温柔细心的大姐姐当成依靠。有次,李东红感冒发烧,却还是强撑着来到陈家,就怕陈珑盼着她来会失望。   看着眼前脸色苍白、却依旧耐心陪女儿玩耍的李东红,陈忠和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愫,有感激,有心疼,更有慢慢滋生的爱慕。   送她去医院的路上,陈忠和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心里话,而李东红早已对这个有担当、重情义的教练心生好感,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两人就这么确定了恋爱关系。   可这段感情刚萌芽,就遭到了李东红父母的强烈反对。听说女儿要嫁给比她大 11 岁、还带着个三岁女儿的陈忠和,老两口气得直跺脚。   为了拆散两人,李东红的父母不仅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去训练,还专门跑到体工队,态度坚决地要求把女儿调走。陈忠和几次上门想好好解释,都被李东红的父亲拦在门外厉声数落。   面对父母的强硬态度和外界的闲言碎语,李东红却半点没动摇。她清楚陈忠和的不易,也坚信自己没选错人。为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她趁夜色偷偷收拾好行李,毅然搬出了家,选择和陈忠和一起面对所有风雨。   1996 年元旦,没有热闹的婚礼,没有亲人的祝福,两人瞒着李东红的父母,悄悄领了结婚证,组建起属于他们的小家庭。   婚后的日子,满是柴米油盐的琐碎,却也藏着李东红满满的付出。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家里,对陈珑就像亲生女儿一样,天冷了提醒加衣,生病了整夜照顾,连学校的家长会也从没落下。   陈珑渐渐长大,从最初的依赖到后来的亲密无间,一口一个 “妈妈” 喊得格外真诚,这份跨越血缘的母女情,把小家庭暖得热烘烘的。后来,两人又迎来了儿子陈翔,让家变得更完整。   此时的陈忠和,事业正一步步往上走:1995 年他进入中国女排担任助理教练,2001 年又接过主教练的重担。   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他常年在外出差,备战各种国际赛事,家里的大小事务、照顾两个孩子的重担,全落在了李东红一个人身上。   可她从没抱怨过一句,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陈忠和能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女排训练中。她心里清楚,女排承载着无数国人的期望,而她能做的,就是成为丈夫最坚实的后盾。 2003 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时隔 17 年再次站上世界之巅;2004 年雅典奥运会,姑娘们在决赛中遭遇劲旅俄罗斯队,在0:2落后的绝境下绝地反击,最终逆转夺冠。   那一刻,举国上下都沸腾了。当陈忠和站在领奖台上,接受掌声和赞誉时,他心里最感谢的,就是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家人。   2005 年春节,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李东红的父母看着女儿这些年过得幸福美满,再抱着怀里虎头虎脑的孙子陈翔,心里的疙瘩终于慢慢解开了。   他们主动上门探望,红着眼眶向女儿和女婿道了歉,打心底里认可了陈忠和这个踏实可靠的女婿。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过往的隔阂烟消云散。   岁月磨砺真情,那些曾经的风雨,最终都化作了照亮人生的温暖光芒,让这个家庭在时光的沉淀中,愈发温馨厚重。  

0 阅读:10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