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

周律鸣法 2025-11-18 17:37:00

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首都汉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感慨万分。 1951年1月正值寒冬,朝鲜半岛的局势却是“热火朝天”。志愿军连番奋战,硬是把美军赶出了汉城。 要说当时的国际格局,西方国家都觉得咱中国不过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想到咱志愿军这么能打,把美军打得措手不及。 萨镇冰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那个激动啊!他一辈子见过太多风浪。年轻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结果甲午海战全军覆没,家国沦丧。那种耻辱,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几十年。 想当年,萨镇冰亲自参加过威海卫保卫战,眼睁睁看着刘公岛沦陷,北洋水师全线崩盘。那时候,他多希望有一天,中国能扬眉吐气,在国际上挺起腰杆! 没想到,快要走到人生尽头了,终于盼来了这一天。93岁的老将军,激动地作诗庆贺。 这情感,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要说中国近代史,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无疑就是甲午战争。那一年,北洋水师被日本舰队打得溃不成军,威海卫失守,清政府赔款割地,举国震动。 萨镇冰就是亲历者:他参加了威海卫的保卫战,后来因指挥有功才得以保命,但那场失败给他留下了说不出的痛。 甲午之后,中国像个被打趴下的巨人,好多年都没喘过气。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土被割、百姓流离。 萨镇冰在北洋政府、民国政府都当过要职,眼看着咱中国一天天被欺负,那种无力感、愤恨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可谁又能想到,五十多年后,历史居然这么巧:当年甲午之败,是从汉城失守开始的;如今志愿军打进汉城,正好弥补了那段屈辱。 老将军说“举国沦亡缘汉城”,不是虚言。这一仗,真是打出了民族的血性,也打出了几代中国人盼望的“扬眉吐气”。 历史总是绕来绕去,最后又回到原点。萨镇冰这一生,最难放下的就是甲午战争那一页。北洋水师不是不努力,不是没人才。 而是大环境太差,官场腐败、内斗不断,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打上门来,自己毫无还手之力。 那时候,多少像他一样的将领,都是憋着一口气。为什么咱中国总是被人欺负?为什么咱中国的士兵明明不怕死,却总是打不过外国人? 萨镇冰年轻时,多少次想要“雪耻”,可惜时运不济,国家总体太弱,个人再拼也没用。所以,到了1951年,听到志愿军打进汉城。 对他来说,不光是一次胜利,更像是给自己一辈子一个交代。这一刻,他终于能挺直腰杆,告诉子孙后代:咱中国人,终于赢回了自信! 汉城一战,志愿军连夜强渡汉江,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终于把美军打得丢盔弃甲。这股子拼劲、这份血性,真不是说说而已。 那一仗打下来,西方世界都傻眼了,原本自信满满的美军也服气了。对于萨镇冰那一代人来说,这场胜利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一场普通的战役。 那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堂堂正正地说一句“咱赢麻了”!几十年的屈辱和仰视,一下子全都翻了篇。 萨镇冰的激动,不只是因为一场胜利,更是因为他太明白这背后的不易。中国人为了站起来,付出了多少代人的努力、牺牲、血泪? 从甲午到民国,从抗战到解放,多少人倒在了追梦的路上。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那一代人的苦。吃不饱、穿不暖,国家四分五裂,外敌环伺,人人都在苦苦支撑。 萨镇冰能活到93岁,亲眼看到国家重拾尊严,对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他在诗里写“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其实就是在告诫后人: 再难的时候,也别灰心,别自我放弃。只要坚持下去,总有翻身的那一天。萨镇冰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他见证了国家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中国人从“被动挨打”到“敢于亮剑”的蜕变。他的激动、他的感慨,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和难,但只要心里有信念,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扬眉吐气”。 萨镇冰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后人上了一课:家国梦不是喊出来的,是靠一代代中国人拼出来的。 现在的咱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一切,都是无数前辈用血汗换来的。咱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感恩,也要珍惜。 93岁的萨镇冰,在生命尽头,终于见证了中国的“扬眉吐气”。他的激动,是老一辈中国人的共同心声。那首诗,不只是他个人的情感,更是千万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现在的咱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可别忘了,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 每当回想历史,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人热泪盈眶:哪怕只是一个老海军的感慨,也能让我们铭记一生。 愿咱中国越来越强,愿所有付出和牺牲,都不被辜负。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操心、流泪、流血的人。咱们也要记住,幸福生活的背后,是一代代中国人的拼搏和坚守。 参考资料: 《看海上大阅兵,想起了萨镇冰》——新民晚报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