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对台海表态继续升级并强化相关部署的方向。

永思言语 2025-11-19 01:26:39

果不其然。 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对台海表态继续升级并强化相关部署的方向。 从出云号说起更直观。2021年,美军F-35B已在“出云”上完成起降验证,日本同时推进“出云”“加贺”改装,目标就是能运作F-35B。这类近距海上平台一旦常态化靠近琉球南端,响应时间被大幅压缩。对照欧洲力量,英国航母打击群来一趟要多年筹备,常驻难度高,日本的地理和节奏更现实。 紧接着是机队。日本确定采购42架F-35B,外界普遍关注其在九州与南西方向的部署动向,九州到台海北部海域约700公里级别,出动更快。对比周边空军以F-35A为主的构成,离岛起降条件受限,B型在跑道条件差时更有弹性,这正是日本缩短反应链条的意图。 海上警戒面也在加厚。日本拥有8艘搭载相控阵雷达的主力驱逐舰,配合大量海上巡逻机,常态化在东海、琉球外海活动。反过来看,台湾方向的反潜与远海监视力量有限,持续覆盖难以匹配日本的密度。 制度层面,日本在2015年后把“帮盟友出手”的门槛放宽,只要认定关乎自身存亡,就可以在非本土也动用兵力。加上离岛驻防、弹药与补给设施近年持续扩建,介入的法律和物理通道都在打通。 演训节奏同样说明问题。美日每年多场联合演训,科目集中在岛屿防卫、海空封控、后送补给等,部分科目就是按“台海有事”设定。规模、科目、频率在递进,日本部队对相关海空域的熟悉度在上升。 但日本想单干并不现实。空中预警、加油、远程情报,日本仍大量依赖美国体系。没有美军的后勤与指挥协同,日本的远程行动时间会被压缩,这是它的硬约束。 从对手角度看,解放军的远程火力与制海制空能力正在靠前。东部战区多次环台演训已把封控链条跑通,东风-21D、东风-26等远程打击手段公开亮相,052D、055、歼-20等平台常态活动,区域压制能力持续增强。 地理因素也不会偏袒日本。琉球岛链基地密度高、目标暴露,一旦介入,补给线、油弹库、跑道、港口都会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介入成本会上升,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外部援手方面,欧洲海军曾多次到访西太,如英国航母编队、法国潜艇、德国护卫舰,但多为短期存在。距离与兵力规模决定了它们难以提供持续支撑,日本很难指望远方伙伴长时间伴随。 把这些线索放在一起,日本既有意愿也在压低介入门槛,现实抓手包括舰机、基地、法律与演训。它真正的底气仍来自与美国的深度捆绑,离开这一层,日本的行动半径与耐力都会打折。 对我们而言,重点是把握节奏与关键点位:把侦察预警、远火打击、制海制空和反介入体系持续做厚,保持战备巡训常态化,盯牢窗口与通道,把变量变成可控量。 一句话收束:日本敢介入,而且会抢时间,但它越靠前,代价越高;我们把准备做在前面,它的算盘就敲不响。

0 阅读:75
永思言语

永思言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