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翻老照片,翻出来一个信封,信封里又翻出沈阳王聪敏阿姨与我在哈尔滨的合影。

我是克非 2025-11-19 09:29:09

昨天晚上翻老照片,翻出来一个信封,信封里又翻出沈阳王聪敏阿姨与我在哈尔滨的合影。 ​照片上日期太模糊了,看着好像是1989年,或者是2003年? 那年王聪敏阿姨从沈阳专程来哈尔滨看父亲。 ​阿姨曾经是沈阳日报编辑,好像是上世纪50年代阿姨刚刚大学毕业,被下放到我们那个小地方,得到时任那个小地方领导的父亲的照顾。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与我们家保持联系。 阿姨下放的时候还没有结婚。我至今也搞不明白王阿姨是沈阳人,为什么跨省下放到黑龙江我们那个小地方。 ​1978年我们连去沈阳施工,阿姨那个时候也就40出头,工作是不是沈阳日报我记不住了。她在一个星期天上午来到我们连驻地,沈阳火车站不远的胜利街驻地。门岗进连部报告老连长金德顺,说有一个女同志来找小闫,我那个时候在连部当通信员。 ​老连长说,马上请进来。 ​王阿姨一看就是知识女性,我小时候见过王阿姨多次,但是太小没有记忆了,这是第一次有记忆,见到父母经常提起的王聪敏阿姨。她是学者型女性。 ​他跟老连长说,今天我过来跟连长给这个孩子请个假,带我家里吃个饭,行不行呀。老连长很痛快就笑着答应了,说熄灯前回来就行。 ​我今年写过一次在沈阳去王聪敏阿姨家做客的拙文。 ​阿姨是带我坐公交车去的她家,一栋很旧的居民楼,那个时候阿姨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也就十二三岁,一个儿子在上小学。 ​我走进楼道就闻到了烧菜的香味了,阿姨的丈夫,早年留学苏联,他80年代曾经担任过东北大学校长。 厨房里做菜的是阿姨的丈夫,屋子里有七八位阿姨丈夫留苏同学,有男有女。 记得阿姨的丈夫高个子,他烧的菜都是俄罗斯俄餐,记忆里有罐牛,有红菜汤,有沙拉。烧了一大桌子菜。 我平生第一次吃俄餐就是在王阿姨家吃的。第一次吃蔬菜沙拉也是在王阿姨家吃的。 等菜期间,阿姨的两个孩子一直跟我玩,戴我的的确良军帽,还照镜子。那个年代正是流行军装的年代。 记忆里那场家宴十分热闹,王阿姨两口子不停的给我夹菜,那些叔叔阿姨们也给我夹菜,也喝酒了,还记得阿姨丈夫的同学们喝到高兴处,还一起唱了好几首苏联歌曲,记得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在王阿姨家吃完饭已经很晚了,王阿姨亲自把我送回连里,跟我们老连长说,我把人给你送回来了。 再与王阿姨相见,就是在哈尔滨,已经与王阿姨阔别20多年了。阿姨已经60岁出头,她是特意从沈阳看父亲来的。一起吃饭的时候知道王阿姨的丈夫已经去世了,他大王阿姨十几岁。两个孩子早就去加拿大了。 王阿姨是一个人在沈阳过着退休生活。 那次王阿姨来哈尔滨,一起拍照了好几张照片,记不住那些照片王阿姨带走没有?还是等待我邮寄给她。 上次写了一次王阿姨,沈阳一个粉丝说他认识王聪敏,曾经是同事,他说王聪敏阿姨退休就没有联系了,健不健在不清楚。 王阿姨健在的话,今年不到90岁。沈阳距离我很近,但是苦于没有了任何联系方式,如果能找到,王阿姨还健在,我一定去看看她老人家。 ​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我是克非

我是克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