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蜂虫伤人,不少人会立刻想到马蜂窝的“威力”,可你知道吗?比马蜂小得多的蚂蚁,一旦成百上千“组团”出击,同样能把人送进抢救室。
近日,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接诊了一位68岁的大伯,而把他送进抢救室的,正是院角那堆他舍不得扔的“宝贝”。
几百只蚂蚁组团围攻
大伯被送进抢救室
杭州的罗大伯住着带院子的大房子,退休金也不少,日子过得宽裕。可他从苦日子过来,还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家里的东西都舍不得扔,院角那堆干枯的草垛,更是他的“宝贝”。
“以前烧灶就靠这个,火旺还省钱,现在留着偶尔烧个东西也好用。”即便家里早就通了天然气,罗大伯还是坚持把草垛堆在院子里。
这天下午,罗大伯看天气晴好,就想着把草垛翻晒一下,没想到他刚碰到草垛,就感觉手臂传来一阵钻心的刺痛。低头一看,密密麻麻的蚂蚁正顺着手臂往上爬,短短十几秒钟,他的小腿、大腿甚至腰腹部都爬满了蚂蚁。
“当时脑子都懵了,几百只蚂蚁一起咬,钻心地疼。”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罗大伯仍心有余悸。他马上不停拍打身上的蚂蚁,可蚂蚁实在太多了,拍掉一批又爬上来一批,跑到浴室时,他全身已经被叮咬得密密麻麻,之后用热水反复冲洗,才把身上的蚂蚁清理干净。
罗大伯觉得蚂蚁咬伤不算大事,冲洗后就换了身衣服休息,没敢告诉子女。可没想到,疼痛感越来越强烈。熬到傍晚,他浑身发痒,身上冒出大片红斑,还伴有恶心呕吐,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老伴发现他脸色惨白、精神萎靡,赶紧把他送到市一医院急诊科。
白细胞两万!肝功能受损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发现罗大伯全身四肢关节屈侧满是红斑和风团,还有胸闷、乏力等症状,立刻把他送入抢救室。
随后赶来会诊的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钟剑波详细询问病史,才知道罗大伯是被大量蚂蚁叮咬所致。“老人一开始还不好意思说,怕子女责怪,反复沟通后才讲了实话。”钟剑波说。
检查结果显示,罗大伯的白细胞计数接近两万,远超正常范围,肝功能指标也出现异常,提示身体出现了严重的应激反应。结合症状和病史,钟剑波判断罗大伯是蚂蚁叮咬引发的急性过敏反应,且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幸亏送医及时,再晚一点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随后,钟剑波立即为罗大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同时进行保肝、补液等对症治疗。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罗大伯的症状逐渐缓解,红斑消退,恶心、乏力等症状也明显改善。住院观察两天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罪魁祸首或为红火蚁
医生给出防护提醒
“罗大伯很可能是被红火蚁咬伤的。”钟剑波推测,这种蚂蚁的生活范围与人类高度交叉,路边的小土堆、院子里的草垛都是它们的栖息地,且攻击性强,叮咬后反应更为剧烈。
他解释,蚂蚁叮咬人时会释放大量蚁酸,对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导致红肿、疼痛。部分人群会对蚁酸或蚂蚁唾液中的蛋白质成分过敏,引发荨麻疹样皮疹,严重时会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很高。
钟剑波提醒,市民在户外活动或整理庭院时,要格外注意草丛、草垛、土堆等蚂蚁易筑巢的地方。若发现蚂蚁窝,切勿随意触碰,可联系专业消杀人员处理。一旦被蚂蚁叮咬,若仅少数几个红点,可涂抹肥皂水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如果叮咬数量较多,或出现皮疹扩散、瘙痒加剧、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切勿拖延。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或过敏体质人群,更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小伤”酿成“大祸”。